|
中國種業現狀與瓶頸
“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最新發布的報告,2017?年全球種子市場規模超過?560?億美元。全球商品化種子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大多數商品種子市場集中在?20?個國家。其中美國位列全球第一,約占全球市場?4?成左右。多年來,我國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種子市場,2015?年市場規模達?780?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內種子產量已達?1?865?萬噸。預計到?2020?年中國商業種子市場潛在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種子需求量將達到?2?000?萬噸。在銷售的種子類別中,水稻種子約占?29.9%,玉米種子占?40.4%,蔬菜、棉花、油菜和瓜果等種子占?29.7%。整體而言,我國種業公司的數目達到?4?500?家左右,遠遠高于歐洲和美國占市場壟斷地位的公司數目,但也反映出我國種業公司集中度較低,行業寡頭尚未出現。此外,種子企業研發投入低、創新能力亟需提高、種子生產成本持續走高等,都是我國種業的短板。
綜上所述,我國種業很難適應全球種子市場發展的高速化、全球化和壟斷化大趨勢帶來的沖擊。國際種業巨頭憑借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和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控制了國際種子市場。孟山都、先鋒等全球十大種業公司,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規模,呈現出高度集中的態勢。雖然我國擁有世界第二大種業市場,也將是世界種子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但只有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集團,才能守住中國種業安全的底線。在國家出臺政策的積極引導下,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化工成功收購了先正達;同時中國隆平高科也正在加大發展與并購步伐。從而在?2017?年全球十大種業公司中,中國公司占據了兩個席位。
然而,要從根本上改變不利局面,做大做強種業,需要頂層設計,從源頭開展種業科技創新。作為我國“種業之痛”的大豆產業淪陷、蔬菜種業被國外公司壟斷、玉米品種被“先玉?335”打敗等現象,顯示出我國種業科技供給能力匱乏。中美糧食生產能力的比較表明?1?個美國農民的生產能力約等于?236?個中國農民的,這背后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糧食生產科技供給能力的差距。多年來,我國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許多技術創新能力亟待進一步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不夠,在研發組織上研究內容重復、研究深度不夠,行業條塊分割、科研布局分散,從而形成了育種理念和手段落后、遺傳多樣性狹窄、育種周期長(一般需要?10?年以上)以及育種存在盲目性且主要依賴經驗的現狀。
新時代種業發展呼喚新的突破性育種創新體系。轉基因生物育種技術在過去的?22?年中,取得顯著成績,在?67?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種植面積達?23?億公頃,增加了?112?倍,2017?年產值達?172?億美元。然而,轉基因技術主要針對少數單基因控制的性狀改良,難以培育針對復雜性狀改良的突破性新品種。全基因組選擇,即標記輔助選擇方法在全基因組范圍內的擴展,一直被認為是預測表型未知群體,實現對品種復雜性狀更加全面、可靠選擇的最佳方法。但是,該方法不強調基因功能與互作的機理研究,使得育種選擇更多的是理論模型預測“游戲”,迄今也尚未有復雜性狀集成育成品種的報道。孟山都公司利用分子標記將多個不同的抗旱位點聚合育成高抗旱玉米品種(gene stacking),這是復雜性狀通過分子標記獲得育成品種的成功案例。此外,近期利用可控環境加速作物生長的技術體系的出現,也為加速育種(speed breeding)提供了很好的表型鑒定,為縮短育種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但這些進展并沒有從系統設計的角度,結合分子和細胞水平的基因功能和互作研究與基因組層面的選擇,發展新的復雜性狀的育種理論與科技體系。因此,研發新一代育種理論和技術體系是現代種業發展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