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五年。五年來,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諸多項目在全球多地開花結果,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讓更多民眾分享了發展帶來的紅利。“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怎樣的機遇?企業家應如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網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中冶集團海外工程管理部部長,中冶國際黨委書記徐永杰。
中冶集團海外工程管理部部長,中冶國際黨委書記徐永杰。
記者: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五年,“一帶一路”給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市場,您認為企業應該如何把握這一機遇?
徐永杰: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冶集團國文清董事長立即親自主持召開海外市場推進會,提出加大海外市場開發的部署和要求;張兆祥書記也十分重視海外業務,將中冶國際海外業務平臺公司作為他的黨建聯系點;張孟星總裁提出集團海外優先發展戰略,親自推進海外重大合作項目。到目前為止,中冶集團在海外55個國家設有143個駐外機構,也實施了一大批海外國際產能合作、裝備制造、基礎設施合作等重大項目,多個項目還獲得了國內魯班獎以及當地優秀項目獎,所以我認為“一帶一路”給中央企業,尤其世界500強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記者:中冶集團已經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抓住了發展的機遇,請問未來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中有何規劃呢?
徐永杰:中冶集團主要是冶金建設的國家隊,同時也注重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新興產業以及礦業資源開發,占領著海外業務布局的先機。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30個國別,設有83個駐外機構,這些駐外機構對當地的風土民情、法律法規、市場機遇、本地化資源都有深入地了解,所以和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對接具有一定的優勢。現在中冶集團在國外做了許多有代表性的鋼鐵綜合及基礎設施項目,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關注,為當地的就業和民生作出了積極努力和貢獻。
記者: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您認為企業家應該如何更好的去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徐永杰:作為中央企業走出去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一要解決溝通交流的問題。中冶集團是最早走出去的央企之一,我們加大了海外市場開發力度,同時,在溝通交流方面加強相關培訓,加強學習。有一句話叫“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們既然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要從融入當地開始,所以中冶集團招收了大量熟悉當地環境、當地文化的中國以及外國留學生,在集團內部加強培訓,做到對外溝通順暢,交流無阻。
第二要解決文化和理念差異的問題。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宗教、理念不同,所以,我們的做法首先要尊重當地文化,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理解、豐富和學習。我覺得每個文化都有它燦爛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將國際理念與中國理念相結合。
第三要解決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問題。集團要求駐外機構聘用當地員工的比例必須大于中方員工比例。例如馬來西亞公司,我們共有員工222人,總部派遣到吉隆坡的只有13人,其余209人均來自當地及周邊國家,本土化比例達到了94%;我剛陪張孟星總裁到斯里蘭卡進行工作訪問,發現斯里蘭卡分公司及項目部中,雇傭當地員工就超過了50%,這是本土化的問題。當然本土化還包括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充分利用本土化的人員、裝備和技術,通過提供協調、管理、進度等與他們對接。此外,還可以培訓當地人員。有的當地員工在我們境外的子企業服務了20多年,他們完全成為了中方企業的一部分,有的員工已經完全學會了漢語,我們的員工也完全學會了當地語言,所以本土化使得我們可以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技術、裝備等提供充分的銜接和合作。
我覺得國際化的概念和本土化是有區別的。國際化是指不光是和當地企業合作,還應該和其他的先進的歐美日韓企業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開發市場做項目。中國企業應該成為國際化的當地公司。通過屬地化合規合法的經營,然后和先進企業合作,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國際資源來培養和發展我們的品牌。
記者: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會面臨技術交流和文化交流,我們在這些交流中有沒有一些比較特殊或者有趣的事情分享一下?
徐永杰:中冶集團的優勢是冶金建設,冶金建設國家隊保持了2萬多人的整體隊形,在全世界是最強、最大的。我認為,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中冶。但我們不固步自封,要繼續向先進國家、先進技術學習,與先進企業交流。
技術交流、創新是永久的話題。中冶集團也十分重視技術創新。目前,中冶集團的專利大約22000多件。創新的專利,技術的驅動是未來鋼鐵冶金建設行業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法寶。同時,我們和世界上同行各業在項目上也都有交流,有時也一起合作,為業主創造價值。
在文化交流方面,我們以前走了一些彎路。2012年“9.5”會議之后,中冶集團在這方面加強了培訓和交流。例如新加坡公司,每次有員工派到新加坡去工作,無論是工程師、管理人員還是少量的技術工人都要在北京進行嚴格的培訓,讓他們了解新加坡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節日和當地人以及與其他鄰國打交道的經驗,做到尊重、理解、學習當地文化,吸取別人的精華。
1991年我在巴基斯坦的山達克銅金礦工作,給巴基斯坦政府建設一個銅金采礦、選礦、冶煉的綜合企業。剛開始起步時困難很多,主要還是當地的資源、配置不足。當地的工人、技術水平比較低,交通也極不方便。所以項目建設經歷了千辛萬苦,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利用四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綜合銅金冶煉企業。建成以后,交付給了巴方。但由于巴方在運營資源方面遇到各種困難,工廠難以持續。中冶集團在經過國際競標承接項目運營后,工廠恢復生產。剛開始因為技術含量高,中方員工要多一些,但是當我們意識到本土化的重要性后,就不斷聘請當地員工,甚至當地的大學生,對他們進行嚴格培訓后上崗。現在再去山達克,你會看到主要是來自當地的工程師、技術工人等在運營整個工廠,這成了他們賴以生存、賴以發展的一個項目。年底中冶集團的子企業中冶銅鋅在山達克現場表彰先進生產者,帶上大紅花的80%都是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山達克項目是中巴友誼互利合作非常好的案例。
記者:請問,在企業內部對于一些貧困的職工有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
徐永杰:巴基斯坦善達克剛開始運營的時候,當地還沒有醫院,沒有學校,中冶集團經過研究,給當地建設了小學,配置了醫院、醫生、老師,做一些回饋社會的行為。
中冶集團在圣彼得堡的項目經理張爽,看到一名員工工作情緒低落,私下了解原因后,通過實地調查和研究,進行募捐,解決了員工的燃眉之急,使得這一家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我覺著一個企業要和當地人民生活工作在一起,了解他們的苦衷和訴求,解決他們的困難。我想只要我們長期堅持下去,長線經營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了解市場的需求和當地企業政府合作,就一定能夠越走越好,越走越穩。
記者:感謝接受中國網的采訪,謝謝您。
(監制/終審:鄭文華;編審:王振紅;策劃/攝像:王東海;主持人:喻智曉;編輯:殷曉霞;后期:劉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