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楊靜)在金雞獎歷史上,關于最佳女演員這一獎項,誕生過五次“雙黃蛋”,但有過且僅一次有過,一位演員憑借兩部影片獲得這一榮譽。她就是第一屆金雞獎最佳女演員——張瑜。
1981年5月23日,第一屆金雞獎在杭州頒獎,張瑜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在她的頒獎證書上寫著:“青年演員張瑜同志在《廬山戀》和《巴山夜雨》中,以刻苦鉆研的精神創造了周筠和劉文英兩個生動的銀幕形象,表演細致、自然,顯示了可喜的藝術才華,特授予最佳女主角獎?!?/p>
“聞雞起舞”的新科金雞獎影后
到2018年,金雞獎已經走過了38個年頭,張瑜在近日接受新華網采訪時回憶,當年自己接到獲獎通知時,正在拍攝另外一部作品《小街》,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很激動。那年是第一屆金雞獎,有著標桿的價值。金雞獎評審委員會由行業內的專業和資深人士擔任,首個金雞最佳女主角的榮譽,可以說是對演員演技和專業度的全方位肯定。
在那一年,張瑜連獲四冠,成為金雞獎、百花獎、政府獎(華表獎)和文匯獎最佳女主角得主。榮譽帶給張瑜的,既有因獲得認可而產生的動力,也有因引起關注而產生的壓力。
當時作為年輕演員的張瑜,并沒有因“功成名就”而停下追求藝術的腳步,沒有沾沾自喜也沒有戰戰兢兢。她選擇在“讓自己更專業,拍出更好的作品”的道路上“不待揚鞭自奮蹄”。從“把演戲當作‘玩’”,到“將表演當作藝術”,張瑜用獎杯完成了自己表演生涯的轉折,并在生活中通過學習、觀察、體驗,不斷積累表演所需要的素材,讓自己的表演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源頭活水,從而豐富自己的表演技巧,展示劇中人物更加復雜的個性。
金雞獎創立的初衷,是以“金雞啼鳴”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由于當年最佳男主角人選空缺,張瑜作為第一屆最佳女主角,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起了傳承這一精神的重任。
從影后的華麗轉身,看“演員的誕生”
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榮譽之后,進步和提升成為了張瑜表演事業中的主題。在參加表演藝術家協會舉辦的討論會時,張瑜萌生了“進修”的想法。雖然當時她已經是專業級演員,且表演獲得了各方的認可,但張瑜對于表演,依然有更多想法。
在與導演謝飛的交流中,張瑜提出電影學院能否為有進修需要的演員提供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次談話,促成了電影學院“明星進修班”的舉辦,雖然只舉辦了一屆,但對于很多明星來說,無異于一次“演員的誕生”。
令人意外的是,張瑜雖然是倡導者,但她最終并沒有參加“明星進修班”的培訓。她在與眾多業內人士探討之后,作出了自己演藝生涯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出國進修。張瑜坦言,很大程度上,這依然是金雞獎帶來的“聞雞起舞”精神的激勵。
在南加州,張瑜接受了系統的電影電視制作培訓,并學習到了更加豐富的表演知識。從問鼎金雞獎到出國留學深造,張瑜放下在國內的“聲望”,選擇了刻苦求學的道路。她的選擇,與金雞獎的專業精神不謀而合。如今回看當年的選擇,可以說是“選了對的路”。
電影獎項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如今再看中國的電影獎項,張瑜表示,電影獎項要更多地發揮好“指引”作用,一方面為電影工作者提供更多方向性指引,另一方面也為觀眾提供更多正向的示范和引導。讓快速發展中的影視產業,能夠一直在健康的軌道上運行,從而保證華語電影的又好又快發展。
在張瑜看來,以專業著稱的金雞獎,應繼續秉承專業評選原則,成為衡量華語電影發展的天枰和標桿,把電影獎項真正打造成為藝術提升的殿堂,而非演員明星的聚會,從而更好地引領電影工作者打造全新的華語電影生態,助力電影事業的良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