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黑作坊制售假“河間驢肉”銷往北京

發布時間:2018-01-08 11:13:09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趙吉翔,大路  |  責任編輯:劉夢雅
關鍵詞:驢肉,黑作坊,豬肉,生產

被冠以“中國驢肉火燒之鄉”的河北河間,多個鄉鎮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他們所加工的不是別的,正是當地名吃——“河間驢肉”。

這些“河間驢肉”多不含驢肉,而是由騾子肉、馬肉甚至豬肉,加上驢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劑煮成。這樣的“驢肉”價格低廉,一斤在20元左右。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黑作坊通過貨車、大巴等方式,將一包包“假驢肉”發往全國各地。

多家黑作坊還聯合找來廂式貨車,專門往北京發“假驢肉”,送貨上門。每天,廂式貨車先是前往河間多個鄉鎮,途經多處固定地點上貨,將“驢肉”裝滿后,整車開到北京南六環外的一處市場院內,再由其他大面包車將“驢肉”分裝拉走,送往驢肉火燒店。

2017年12月29日晚10時左右,一輛從河間裝滿“驢肉”的廂式貨車行駛至北京南六環外一市場內停下,早已在此等候的三輛大面包車開始分裝廂式貨車內的“驢肉”。

1月2日早上6時許,河間市汽車站,一輛黑色私家車正將“驢肉”搬進一輛河間開往白溝的客運大巴上。

一名黑作坊老板稱,該貨車每天跑一趟北京,整車裝滿可拉七八噸的貨,但真驢肉只占三成。

無證黑作坊內豬肉變驢肉

1月7日中午12時許,河間市黎民居鄉竇莊村,新京報記者經過前期摸底,與一家制售假驢肉的黑作坊老板約在其窩點看貨。經過反復核實記者身份后,黑作坊老板才帶記者進入到黑作坊。

1月7日中午,河間市黎民居鄉竇莊村一黑作坊內,擺放著兩口大鍋,高約兩米,直徑一米左右。黑作坊老板說,這一鍋能煮800來斤。

該處黑作坊位于竇莊村一處民宅內,老板約摸30多歲。一進入大門就看見院子內堆滿了煤炭,煙霧繚繞,一股煮肉的氣味撲面而來。因為燒煙煤,整個屋內煙霧熏人,記者在里面待了三四分鐘,眼睛便被熏得睜不開。

這處黑作坊,后屋住人,前面兩個屋子為生產加工點。大門左側一處彩鋼板搭建的五六十平米屋內,擺放著兩口大鍋,高約兩米,直徑一米左右。鍋內仍有煮肉剩下的熱湯冒著熱氣,湯面上漂浮著大量肉沫。

地面上擺放著一大盆驢油,大鍋旁邊一白色編織袋內放著不知名的白色晶體顆粒物,老板稱其用于煮肉。兩個藍色大桶內盛滿了煮肉的高湯,用于多次煮肉。

在該處黑作坊的左側里屋,是晾肉的地點。一排用木頭搭制的多層架子上擺滿了煮好的肉。旁邊還放著一臺真空包裝機,地上堆放著已裝好并印有“河間鹵香驢肉”的包裝袋。墻面上寫有發往各地的地址電話,有沈陽、秦皇島等地。

這處黑作坊老板說,這些肉都是馬肉、豬肉。作坊這兩口鍋,一鍋能煮800來斤。一般白天煮馬肉,晚上煮豬肉,“白天煮馬肉不怕事,晚上煮豬肉沒人來查。”

“你嘗嘗,我這豬肉做的味道絕對和驢肉一樣。”他說,自己從15歲開始做這行,幫別的黑作坊煮了三年肉之后便開始單干,已有多年。

1月7日中午,河間市黎民居鄉竇莊村一黑作坊內,晾肉架上擺放了已經煮好的“假驢肉”。

他自稱一個月至少能出貨1萬斤“假驢肉”,送往全國各地,最遠的送到過云南西雙版納。

家庭作坊式生產 制儲分離

這樣的黑作坊存在于河間多個鄉鎮。新京報記者聯系了河間時村、東八里莊村、大亮甲牌村等地7家驢肉生產作坊或工廠,對方均表示,有“便宜的驢肉賣”。

上述竇莊村黑作坊老板稱,整個河間煮肉的作坊有三百多家,真正有證照的只占少數,“多使用馬肉、騾子肉和豬肉,冒充驢肉。”

1月5日下午,河間時村鄉一家黑作坊老板趙某拿出兩袋密封真空包裝的“驢肉”,用刀劃開包裝后讓記者品嘗。

一名黑作坊老板帶了兩袋“驢肉”給記者看貨,左邊一袋為冷凍馬肉,右邊一袋實為豬肉。

其中一袋沒有任何標識,另一袋寫有“河間鹵香驢肉”,配料為“驢肉、飲用水、食用鹽、天然香辛料”。

“你嘗這肉,跟真的驢肉沒什么差別,所以普通人根本吃不出來。”趙某說,無標識的那袋其實是豬肉,寫有“河間鹵香驢肉”的那袋實則是馬肉。

多名黑作坊老板稱,他們所加工的“假驢肉”分為“一號肉”、“二號肉”。一號肉,是指用騾子肉、馬肉或者兩者與驢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后,加入驢肉香精,煮制而成;二號肉是特指豬肉打上膠,加入驢肉香精,再加入其他添加劑煮成。

多名生產“二號肉”的黑作坊老板表示,很多煮肉的廠子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租用民房,置辦些器材就可以開工。這些廠子基本都沒有營業執照,隱藏在村子的民房中,很難發現。

時村鄉生產“假驢肉”的黑作坊老板阿南(化名)說,自己的黑作坊在城北的民房,沒有營業執照及其他相關手續。每天可以煮三次,一次煮1500斤肉,一次耗時四個半小時。煮完肉,他會運回到時村的家里,并不在生產地點存貨。

阿南的朋友圈拍攝的生產視頻顯示,在一處廠房中,一排七口大鍋,高1米多,直徑也有一米多。旁邊案板上擺滿了各種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切肉。

另一個黑作坊老板趙某的生產窩點在大河線公路前往中原村村道旁的一處民房中。每天煮完肉后,趙某也會將肉運回家里或親戚家里存放,發貨時再取出。

除此之外,新京報記者至少還掌握有其他四處“假驢肉”生產窩點,分別位于時村鄉、留古寺鎮等。這些生產窩點均在民房內,高墻圍起,看不到內部。窩點人員十分謹慎,窩點周圍都安裝有攝像頭。

1月1日下午4時許,新京報記者來到大河線與時景線交會處東北角一處生產窩點,該窩點內幾名工人正在運貨,院子里擺放著幾桶驢油。一聽見外面有車輛聲音,院內便出來一名女子盯住車輛。

除了無證照的黑作坊外,一些正規廠家也生產“假驢肉”,這些廠一般都是在廠里煮完“二號肉”后,再將肉轉移到其他地點存儲。

1月4日下午,在河間市大亮甲牌村,河間市博龍香肉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龍香肉)老板開車帶著一袋“冷凍馬肉”來到廠里,讓記者看貨。

該廠的左側是彩鋼板搭建的生產點,冷凍儲存室內沒有任何存貨。該廠老板說,除了馬肉,也煮豬肉。平時煮豬肉都在此處的廠房,煮好肉后,存到其他地點。

位于城東滄保公路旁的河間市中正圓食品有限公司也加工“二號肉”。

1月6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這家食品公司,進入大門后,整個廠區內分為加工車間、冷藏室等。公司人員聶某拎著兩袋沒有任何標識的“驢肉”將記者帶進辦公室。

“這兩袋就是豬肉做的。”聶某還提醒記者,豬肉買回去之后,最好是切碎了夾火燒用,不要拼盤賣,拼盤最好還是用驢肉、騾子肉、馬肉那種。

黑作坊找車專門運貨去北京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大量從黑作坊加工的“假驢肉”會有專門的廂式貨車集中接收,再發往北京等地。

博龍香肉老板稱,自己生產的馬肉、豬肉,供應全國,比如安徽、山東等地,可以發客車、物流。如果是送往北京,會有專門的廂式貨車往北京送貨,只需要留下電話地址,就有人送貨上門,運費由自己承擔。

“北京那邊有兩個專門要豬肉的,一個在潘家園做驢肉火燒,隔兩天要個一百多斤,都是廂式貨車直接送過去。”博龍香肉老板說。

據黑作坊老板趙某介紹,共有三輛廂式貨車向北京送貨。五環以內每袋150斤左右的,運費60元。這些廂式貨車每天下午4時許開始從各個煮肉點裝貨,裝完之后開往北京,到北京后會有一個集散點,最后由各個面包車分裝送往每個驢肉火燒店。

據趙某估算,一輛廂式貨車可以裝七八噸的驢肉,這些驢肉中,“三成是真驢肉,其他都是騾子肉、馬肉、豬肉。”

多名黑作坊老板介紹,這幾輛廂式貨車專門從事運輸,是多家煮肉點聯合找來的,每天往北京運送“驢肉”,送貨上門。

按照知情人士指引,新京報記者連續多日跟蹤到其中一輛廂式貨車送貨到北京的全過程。

去年12月29日下午4時40分許,一輛河北牌照廂式貨車來到河間市時村鄉大河路加油站附近停下,早已在此等待的三四輛私家車、面包車,開始將車內的編織袋裝、泡沫箱裝的“驢肉”搬進貨車。

這輛廂式貨車隨后繼續沿著大河線往北前行,在留古寺鎮鎮政府附近旁的集市路邊停下,又有數輛在此等候的車輛,將車內的編織袋裝“驢肉”裝進貨車。隨后該廂式貨車又到了留古寺鎮另外幾個窩點裝貨,后折返沿著時景線,途經米各莊鎮、尊祖莊鄉等地,在沿途多處地點上貨,將“驢肉”裝滿車廂后,整車開往北京。

當晚10時左右,這輛廂式貨車最終到達北京南六環外高野路旁的一處市場院內停下,早已在此等候的三輛大面包車開始分裝廂式貨車內的“驢肉”。整個過程持續了近半小時,隨后三輛大面包車再向各個驢肉火燒店送貨上門。

記者隨后幾日跟蹤發現,該輛廂式貨車每天都走相同的路線,在河間裝完貨之后運到北京。

除了專門送往北京,發往全國各地的也有專門的渠道。在河間市南環大轉盤往南一百米左右,路邊有一個貨站,此處每天會有大量的“驢肉”存放在此,再運上途經此地的各路客車,運往全國各地。

1月2日早上7時許,上述南環貨站地上擺滿了編織袋裝的“驢肉”,編織袋上寫有地點、姓名、聯系方式。不斷有面包車過來卸貨,十幾分鐘內,地面放了四五十個編織袋。

河間市汽車站也是一個重要的發貨渠道。1月2日早上6時許,汽車站后院旁邊停滿了各種私家車、面包車。不斷有車輛直接開進汽車站內進行發貨。

在汽車站后院,前來發貨的車輛穿梭在一輛輛客車之間,往客車后備廂內搬運一袋袋驢肉。

新京報記者看到,這些裝著“驢肉”的客車所行駛的終點包括河北石家莊、廊坊、邯鄲,山東濟南、德州、曲阜,河南開封、周口等。

豬肉冒充驢肉可獲利一倍

黑作坊不僅往外輸送假驢肉,在河間本地,一些小的驢肉火燒店所用的驢肉也是騾子肉、馬肉和豬肉。

多位河間當地從事驢肉火燒行業的人士坦言,近幾年驢肉價格飛漲,但驢肉火燒還是維持五六元的價格,一些小店用不起驢肉,只好拿騾子肉、馬肉、豬肉替代。

博龍香肉老板說,在其小時候,驢肉火燒就是驢肉,不存在騾子肉和馬肉,更不存在豬肉。后來,隨著驢肉價格上漲,慢慢就開始用騾子肉、馬肉。到2008年前后,開始出現用豬肉假冒驢肉的情況,“一頭驢的生長周期是一年多,養起來還要注意很多事項,很麻煩。這幾年驢肉的價格翻了幾倍。”

新京報記者在河間多家驢肉火燒店了解到,當地驢肉火燒價格大多在6元一個。一名商家介紹,6元一個還是近年漲上來的,三四年前還是四五元一個。

多名生產“假驢肉”的廠家說,河間當地真驢肉的每斤價格在48元到75元之間,不生產純驢肉還因為價格太高,賣不出去。

而以豬肉、馬肉等充當驢肉,這些黑作坊正是看中了背后的利潤。

多家黑作坊老板表示,豬肉冒充的驢肉每斤價格20元左右,馬肉、騾子肉冒充的驢肉,每斤價格24元-28元。

竇莊村一家黑作坊老板向新京報記者宣稱自己的價格絕對夠低,“每斤17元,如果量大,還可以再便宜2毛。”

其他黑作坊售賣的豬肉冒充驢肉大多為20元左右。

多名生產“假驢肉”的廠家說,騾子肉、馬肉是來自國外的進口凍肉,豬肉則是從江西、山東等地購買而來,價格約每噸2.3萬元,算下來每斤約11元。

還有廠家坦言買的是老母豬肉。據了解,母豬肉含有危害人體的物質——免疫球蛋白,特別是產崽前的母豬含量更高。食用母豬肉易引起血紅蛋白尿、溶血性黃疸等疾病。

按豬肉2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黑作坊每賣1斤可以掙一倍。“一天出個一千多斤貨不成問題。”多名黑作坊老板說。

一些經營驢肉火燒的商家也專門購買豬肉或馬肉、騾子肉加工成的“假驢肉”,以降低成本。

多名“假驢肉”生產者稱,豬肉價格與真驢肉價格相差好幾倍,很多驢肉火燒店找過來,就要便宜的“驢肉”。這也是黑作坊大量生產的原因之一。

河間多次打擊假驢肉

在河間驢肉火燒名氣享譽全國之時,一些商家打著“河間驢肉”的旗號,賣著非驢肉火燒,也帶來了“假驢肉”等諸多質疑。

時村鄉黑作坊老板趙某說,河間驢肉火燒的名聲打出去之后,全國各地都有了驢肉火燒店,從這以后,很多店鋪就開始用豬肉、騾子肉、馬肉來冒充。

2016年4月,河北電視臺《今日資訊》節目曾曝光河間假驢肉,記者調查發現,滄州泊頭市富鎮一帶的不少驢肉火燒店內用的驢肉,都是來自河間的假驢肉。而這些假驢肉分三類,最次的是用死豬肉冒充。

2017年7月,濟南電視臺新聞頻道《今晚20分》也對河間假驢肉進行了報道。記者在河間市調查發現,一種以豬肉和驢油煮的“假驢肉”,一斤只賣20元。這些假驢肉不光在河間本地銷售,而且還銷往了全國各地。

河間市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對于假驢肉并不諱言。2016年,有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很多掛名河間驢肉火燒的店既不是河間人開的,驢肉也不是在河間煮的。還有的店用騾馬肉充當驢肉,更有甚者用其他肉充當驢肉。普通消費者看不出來,也吃不出來,“掛驢頭不賣驢肉,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過去,河間驢肉火燒產業深受誠信缺失之害。”

也鑒于此,多年來河間市相關部門針對驢肉制品開展了多次打擊行動。

早在2011年,河間市對轄區內驢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這次驢肉制品整治,按照“五個一批”(關閉取締一批,停產整頓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派監督員入駐企業監控一批)的要求,嚴厲查處和打擊食品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對有加工驢肉制品沒有獲證的加工單位一律停產整頓。

2016年,河間市下發2016年驢肉及其制品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通過專項行動,發現解決驢肉及其制品摻雜摻假等問題,依法查處驢肉及其制品摻雜摻假違法行為。

專項行動將轄區內加工生產驢肉和經營驢肉火燒等驢肉及其制品的單位列為重點檢查對象,并結合實際進行監督抽檢,對抽檢不合格驢肉要嚴格依法查處,嚴懲加工制作驢肉及其制品摻雜摻假等違法行為。

專項行動還提出要“加大執法辦案力度”。摻假摻雜是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各地要加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對獲取的涉嫌違法線索,要及時查清違法行為事實,查清涉案產品流向,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17年4月,“河間市宏祥食品有限公司以馬肉冒充驢肉”作為食品藥品典型案例被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

河間市食藥監局在對該公司檢查中發現其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調查證實該公司以馬肉冒充驢肉的違法事實,共生產了22.5公斤,貨值1890元。河間市食藥監局依法沒收了該公司違法生產工具及違法所得1890元,并對該公司處以7萬元罰款。

采寫/新京報記者 趙吉翔

攝影/新京報記者 大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