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
使各類主體各展其長、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競相迸發。
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海南省椰國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春燕代表
“雙創”之風無遠弗屆
李克強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把創業創新不斷引向深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需要,也是增加就業機會、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如今“雙創”之風無遠弗屆,人們創新創業的機會在增多、平臺在擴大、信心在增強,這不僅有效地挖掘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也為個人的選擇與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增長的質量更重于增長的速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升級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企業家在謀劃企業發展中需要考慮的。市場需求是創新的第一動力,在當前普遍重視經濟增長質量的大背景下,企業的創新發展也必須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謀得平衡,讓創新成果在獲取商業回報的同時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成功不易,唯新而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匯聚眾智眾力的過程。唯有全社會合力探索創新,經濟轉型升級中遇到的難題才能迎刃而解,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報記者 宋 飛杜一菲整理)
協調
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今年實現進城落戶1300萬人以上,加快居住證制度全覆蓋。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江西省弋陽縣南巖鎮黃長林代表
補上全面小康最大“短板”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建議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摸清家底、分類指導。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分類施策制定脫貧方案;扶貧干部要對貧困家庭逐戶了解貧困情況,分析貧困原因,找到脫貧的最佳方式。二是充分發動群眾,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加大脫貧攻堅政策宣傳,讓廣大農民尤其是貧困戶了解黨的政策,增強脫貧主動性。扶貧駐村干部應深入了解群眾意愿和訴求,為群眾辦實事。三是多措并舉,注重實效。綜合采取產業脫貧、易地搬遷脫貧、基本保障、醫療救助、教育資助等措施,合力推動脫貧。
(本報記者 任江華整理)
綠色
加快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空氣質量,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科學施策、標本兼治、鐵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合格答卷。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別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下降。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河北晶龍實業集團董事長靳保芳代表
治霾既要干勁更要科學
生態環境的治理,尤其是大氣污染的治理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中央對治污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尤其是霧霾治理,我們的決心不可謂不大,投入不可謂不多,但目前成效還不夠理想。治理霧霾既要有干勁,又要講科學。要堅持科學的思維方式,采取科學的工作方法,標本兼重、鐵腕治理。
科學治霾,要處理好分與合的關系。分,就是要抓好內部統籌,落實各方職責。霧霾治理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多領域的復雜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各方面通力合作、統籌解決。要統籌各部門,明任務、定職責、抓落實,齊抓共管。合,就是要強化宏觀設計,推進區域聯防聯控。省際區域間如京津冀要繼續深入實施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等防治措施,形成統一規劃、統一治污、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考核的工作格局。
治霾還需要加強立法、嚴格執法,規范企業和公民涉污行為,做到“出頭就打”。各地應抓緊修改完善投資、財稅、金融、價格、貿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法規,使其有利于大氣污染防治,把治污治霾工作納入政策引導和法制規范的軌道,確保治霾取得新成效。
(本報記者 史自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