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綠色”是“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詞匯。為了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政府已經確定了針對環境事件的“黨政同責”問責原則,將環保的“責任清單”列入了干部的考核指標當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在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時暢談了自己對于問責制度的看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中國網 董寧/攝
王毅認為,“指揮棒”是非常重要的。領導部門在未來的發展中,特別是推動“五大發展”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過去一個階段更多考慮的是以GDP增長為核心,而未來的發展是越來越綜合,目標也越來越綜合,“綠色”的目標開始進入責任考核的視野。現在出臺的這些新的文件,非常有必要,同時確實也同樣面臨挑戰。“比如說對環境問題的衡量,現在是學術界的難題。因為過去比如說資源,很多有價格很清楚,但是并不是說現在的價格,它要放到歷史階段來看。比如現在沒有錢,只能開散煤,等你有了錢,可以把煤加工得更好。再往后,可能就有替代能源。不同的階段對資源消耗有不同的要求。不是說現在馬上就要用最清潔的能源,這個成本是很高的,這是一個問題。”王毅表示。
同時,對環境問題的價值化面臨著很大的理論難題。很難去判斷一個環境的價值,這跟個人的價值判斷是有關系的。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地區,它的價格也不一樣。怎么去建立數據體系?有很多細致的工作要做,而且這也是理論跟實踐能結合的過程。王毅指出,首先要有所側重,不能什么都考慮,重點在哪兒?領導要制定環境保護的目標,不同地區可能目標不一樣,沿海地區跟內地可能指標就不一樣,所以要把目標設置好。第二,給了責任,同時還要給權力。要實現環境改善,手里得有“抓手”,得有錢,得有技術,得有管理能力,這樣才能夠把責權匹配好。“比方說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不讓它發展了怎么辦,你要給足了生態補償,或者說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責權要統一,這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最后,誰來評估?王毅認為,更多還要引入科學的第三方評估,這樣才使最后的結果能夠更加公正。在運作過程當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