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孫婉露)目前全國脫貧攻堅進入了沖刺階段,寧夏提出要在2018年,即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寧夏在生態移民搬遷和金融扶貧等方面進行了較多探索,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中國網中國訪談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就此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中國網2016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目前全國脫貧攻堅進入了沖刺階段,寧夏提出要在2018年,也就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在扶貧攻堅工程中寧夏在生態移民搬遷和金融扶貧等方面進行了較多的探索,這其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就這些問題,我們特別采訪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
李書記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知道,寧夏是較早開展生態移民的,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多的經驗?,F在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就地脫貧難度大的人群,需要通過異地搬遷來解決。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有沒有遇到安置能力和搬遷規模不相匹配的問題呢?
李建華:實際在移民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經驗,但也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山區移到川區來。除了生態移民這種異地搬遷的,很多都是在本地搬遷,比如從某一個山區到相對比較好的、在同一個地區的搬遷。這種搬遷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你搬得出來,新到一個地方,能不能穩得住?穩住了能不能致富?實際是穩定,讓我們的農民真正在搬遷中得到實惠,在這個問題上遇到了一個最大的問題。過去,在山區普遍的,農民都有較多自己的田地、耕地或林地。如果沒有遇到旱天的話實際他們收入還是不錯的,有的人均土地達到20、30畝地,收入還是可以的。
但到了川區以后,因為川區土地比較少,這樣給每個農民的土地一般是1畝-1.5畝,實際他們的土地大大減少了,他們要在這么少的土地上獲得收益,移下來的這些地方產業一定是能夠比較高附加值的產業,比如現代農業,或者傳統的種植業變成現代農業,比如種蔬菜,種大棚瓜果,或者可以離城市近,通過就業來解決。所以,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有一部分移民搬到一個新地方有個適應期,他的土地雖然歸他所有,但地都是生地,馬上要變成大棚,他需要技術培訓。還有土地流轉要和企業搞合同?,F在比較成功的是,大量的移民異地搬遷以后,我們組織他們到附近就業,到農業大戶或現代農業產業,他們大量的收入還是從這方面得到的。
中國網:我們會給他幫助、支持是嗎?
李建華:如果我們搞了很多養殖場,如養牛場,幫助他們托管牛羊,他們的牛羊到這些地區因為沒法散養或者專門去養,實際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過去的農耕變成了半農半居民的生活。所以,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土地的流轉。他們的山地在退耕還林土地以后,國家還有大量的補助,比如他有40畝退耕還林,每畝國家還要給一定的資金補助,這一部分錢也支撐了他。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已經要求國家繼續扶持這部分搬下來人的資源型的補償、補助,就是從過去的農田變成了現在的綠化,變成了林地,國家還要給補償。異地的地區我們政府盡量使他們的就業得到保障,包括在農業企業就業。當然他們有的部分在耕地上會得到一些收益,但這部分收益很難補償他原來那部分。所以,我們遇到最大的難題是致富問題。這個問題現在解決得還算比較好。
還有一個困難,我們因為移民相對比較集中,有的從甲地到乙地以后,乙地的生產環境不一定比甲地優越多少,比如水資源不足,他有耕地但沒有水,所以我們還要集中解決水的問題;他有耕地沒有產業,我們還得組織產業集團進去,也會遇到這些問題。但整體上搬出來的這些人平均收入都要比原來增加1000-2000多元,能夠穩住了。真正的脫貧致富還有個過程。
中國網:我知道寧夏在金融扶貧方面也是個試驗區,金融扶貧能夠成為特色,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
李建華:關于金融扶貧,我們主要說的是通過小的扶貧公司對農民提供貸款。
中國網:我們和它有個合作是嗎?
李建華:對,比如鹽池縣,我們對農民的投資,有的是婦女組織的,叫婦女小額貸款公司;有的是農村的金融基金公司組成的,但這種公司依托于我們政府給它的一些托管。政府的托管資金帶到貧困農民的每一戶,然后比如扶植他養羊養牛,或者搞一些現代農業。因為金融扶貧最大的難點是要給農民一個擔保。所謂擔保是,農民不管貸10萬貸5萬,銀行說你通過什么來(還款),他個人是沒法擔保的,因為他本身就在貧困地區,所以我們政府給他提供一個擔保,或者這個村說,我保證能夠還你的錢?,F在我們農村的小額貸款擔?;蛘咿r民的還款方面都走在全國前面。它的還款率是100%。
我們擔保對象的90%是農村婦女,農村婦女小額貸款都是針對廣大婦女的,這些婦女還款率都很高,信譽也很高。這樣就打造了我們金融扶貧的樣板。但這些金融扶貧并不是大銀行來的錢,都是政府組織的信用擔保。有的是我們政府作為這個公司的后盾,給你一部分錢,你用這個錢去擔保,當然這個錢是從銀行或者基金貸出來的錢。
中國網:所以沒有金融風險方面的擔憂?
李建華:應該說還款率100%。第二,農民都是非常講信譽的,真正的不良貸款基本都發生在企業,個人方面特別是在農民方面還很少發生。
中國網:他能還得上證明他還是有效益,有收入產生的?
李建華:因為當時我們培育這些產業時就估計到他要貸款養兩頭牛,實際只要他這個牛能成活,大家都說就沒有風險。如果有一定的風險,這個公司或村里通過其他的擔保機制化解這個風險,比如牛得了病,還不了款了,但我們通過其他方面幫他把錢還上。
中國網:前期我們得有一個比較好的審核?
李建華:對,這種審核有時候我們就靠信譽,村里甲對乙的一種信任,最傳統的,就像山西的銀票一樣,包括東部地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一樣,并不是真正實際的擔保。因為這個人有信譽,他老實可靠,是個婦女,不會騙人,永遠居住在這兒,這實際就是最大的擔保。這樣的擔保銀行是很信任的。相反,我們一些企業畫個押,最后企業家卷包就跑,反而找不著人。生于斯長于斯的這些農民實際非常樸實,他們從來沒有賴過帳。
中國網: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記者:孫婉露 攝像:王一辰 后期:周姍姍 責編: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