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新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過得有些“心塞”。
上周末以來,比警方在布魯塞爾、列日等地展開反恐行動,逮捕兩名企圖在新年節慶期間對布魯塞爾“多個標志性地點”發起襲擊的嫌疑人。布魯塞爾市長馬耶爾2015年12月30日晚宣布,取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新年慶祝活動,包括在市中心舉行的傳統跨年焰火秀。
說起布魯塞爾,人們往往會想到巧克力、撒尿小男孩、歐盟和北約等國際組織。但從2015年初開始,布魯塞爾頻頻在新聞里亮相的原因卻變成了恐怖關聯,歐洲發生的幾件大規模襲擊事件都跟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有媒體稱,布魯塞爾儼然歐洲“恐怖之都”。
究竟哪個布魯塞爾更接近真實,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解局。
【問題縮影】
從歐盟總部所在的布魯塞爾市中心往西,就到了位于市郊的莫倫貝克區,距離當地華人熟知的“牛市”農貿市場不遠。
從外觀上看,這個區的建筑普遍比較陳舊,與布魯塞爾其他街區反差較大。許多商店招牌印有阿拉伯語。如果不是這一年該地區成為警方的反恐搜查重點,莫倫貝克的名字很難受到全球媒體關注。
拿2015年11月發生的巴黎連環恐怖襲擊事件來說,事發地雖然在法國巴黎,但此后幾天警方搜捕嫌犯的重點地區卻是莫倫貝克區。法國總統奧朗德曾表示,巴黎襲擊事件是“在敘利亞決定和策劃,在比利時準備和組織”的。
莫倫貝克是布魯塞爾乃至整個比利時“恐怖聯系”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發生的歐洲“大力士”國際列車槍擊案,嫌犯被查出是在布魯塞爾上的車,而且其作案時攜帶的武器“很可能”購于比利時境內。
媒體報道說,比利時“多年以來就是非法武器的中轉站”,今年1月法國《沙爾利周刊》襲擊事件所用武器也是在比利時找到的相關線索。
比利時今年受到各方高度關注,不僅因為它與上述恐怖活動相關,還因為其自身存在的嚴重安全隱患和大規模反恐行動。
巴黎襲擊事件后,因收到“比較確切”的情報稱“數人攜有武器和炸藥,可能同時在多個地方發動類似巴黎的襲擊”,比利時宣布提升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安全警戒級別至最高級,一度關閉全城地鐵、學校、商業中心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并開展了一系列大規模反恐行動,共抓捕近10名嫌疑人。
此外,今年初,《沙爾利周刊》襲擊事件發生后幾天,比利時警方在東部韋爾維耶市破獲了一個“正在策劃襲擊”的恐怖團伙。
據倫敦國王學院的國際激進主義國際研究中心發布的消息,比利時是人均加入極端組織比例最高的西歐國家。比內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官方的極端分子名單上,目前共有837名比利時籍或生活在比利時的人,其中80人已經在作戰行動中喪生,272人仍在敘利亞或伊拉克,134人去過戰區并已返回比利時。目前比利時境內尚有486名極端分子。
【兩大原因】
比利時之所以受到恐怖分子的“青睞”,主要有兩大原因,其一為移民人口沒能很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其二為安全保障不得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比利時這一百年來經歷多次移民潮,大量移民來自北非、中東,而這些地區是激進組織影響力較大的地區。比利時在1970年代曾與摩洛哥有一個客工計劃,但很多勞工最后都留在了比利時。如今,在120萬人口的布魯塞爾,比利時出生的人口不足一半,其他全為移民和外籍人士。
外來移民到達比利時后,并未真正融入當地社會,他們通常聚居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形成自己的社區。布魯塞爾莫倫貝克區里80%的居住者都是摩洛哥人,許多商店招牌上都印有阿拉伯語。該區常住人口10余萬,失業率超過30%,活躍的清真寺達22個。一些年輕人對現實不滿,容易受到極端宣傳的蠱惑。
當地居民告訴新華社記者,近幾年,莫倫貝克區小偷、搶劫犯開始橫行,甚至有販毒人員在街上流竄,這里是布魯塞爾房價最低的一塊區域。
外來移民融入情況不好只是一方面。比利時當局對境內極端勢力監控、預防不力,相關打擊政策不夠嚴厲,是恐怖勢力滋生的另一個原因。專家認為,比利時聯邦與地方權力協調不夠通暢、北部弗拉芒語區與南部法語區長期對立造成該國政府無暇去顧及極端勢力。
布魯塞爾則是這一情況的一個縮影。該市分為19個區,擁有6個警察機構,相互間協調不暢。相比之下,1100萬人口的紐約市只有1個警察機構,紐約警察局。
不得不提的是,比利時非法武器泛濫也給恐怖活動提供了條件。比聯邦武器管理局2015年6月對武器進行了清查和統計,登記在冊的有42.69萬支,比2006年新武器法實施前的88.99萬支,相差46.3萬支,其中的12.5萬在新法實施后被上交當局,但仍有超過33萬支“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