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曾鼐)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為何建、如何建?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近日解析通州規劃,預計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
為什么?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落戶通州,可謂一箭雙雕。
“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王飛談到規劃初衷時這樣說。
地處長安街延長線東端的通州,堪稱京津冀的橋頭堡:距北京核心區東二環23公里,緊鄰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約20公里,距天津市武清區約58公里。
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北京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等通道打造“三軸”,推動產業要素沿軸線聚集。王飛表示,通州正處京津發展軸和京唐秦發展軸,將成為北京東部服務京津、面向環渤海區域的綜合服務中心。
建設北京市行政副中心,亦將優化城市整體空間布局。“十三五”期間,人口調控、產業轉型、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瘦身健體”的利器。日前閉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決定,至2020年,北京要嚴控2300萬人口,城六區人口在2014年2151.6萬的基礎上需減少15%。
“建設市行政副中心,將發揮對疏解功能的示范帶動作用。”王飛說,遠期將帶動約40萬人疏解至通州,并推動核心區的產業向順義、亦莊、大興等地轉移。
追溯歷史,北京建設市行政副中心,并非“心血來潮”。2004年,北京修訂城市總體規劃時,已在通州預留行政辦公用地;2012年,提出建設通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標。今年7月,北京市委明確“市行政副中心定位通州”。
建什么?
針對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定位,王飛稱“將以行政功能及配套建設為主”。根據規劃,至2017年,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將整體或部分遷入通州,“十三五”期間,297個重大項目建設將落戶于此。
交通先行是關鍵。王飛介紹,將加強通州與與津冀交通互聯,建設京唐城際、京濱城際、京秦二城際,優化調整與中心城軌道交通、快速路的聯系,實現半小時來往;創造步行和自行車系統……
公共服務設施水平也將提升。王飛說,將在通州整建制引入中心城優質基礎教育、醫療資源,打造15分鐘生活圈,保障市民步行10分鐘到達公園,增加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設施。根據規劃,人大附中、人大附小、景山學校等多所名校將在通州開辦分校。
此外,基礎設施將實現“國際一流”。通州正推進綜合管廊建設,行政辦公區將達百年一遇的防澇標準,構建污水、固廢綜合生態化循環處理新體系。
中心城怎么辦?
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提速,老城區如何發展?王飛表示,北京中心城是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將推進功能重組。
資料顯示,北京60%的人口、65%的就業崗位、55%的各類市場集中在中心城;共68家三級醫院,日均門急診量約占全市80%;高等院校66所,全日制在校生約70萬人,占全市比例82%。
“中心城是‘大城市病’的突出表現地區”,王飛說。他指出,將適度壓縮中心城居住、產業建筑規模,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東城、西城核心區,目前常住人口密度已達2.39萬人/平方公里。北京將疏解中心城區的大型醫療設施、商品交易市場、市屬行政辦公等功能,增加中央政務、文化、公共綠地比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