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個稅自行納稅申報的內容是什么
一、為什么年所得達到12萬元納稅人需要進行自行申報?
答:1. 法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2005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賦予高收入者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國家稅務總局據此制定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不論其所得日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年度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
2. 自行納稅申報是對代扣代繳方式的補充。個人所得稅主要實行代扣代繳稅款征收方式。稅法修訂后,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稅法的執行力。
3. 對今后個人所得稅稅制改革打下一定的基礎。開展年所得12萬元個人自行申報工作有利于為下一步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混合稅制過渡創造條件、積累經驗。
二、年所得包括哪些內容?
答:年所得包含一個納稅年度內的以下11項所得:⑴工資、薪金所得;⑵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⑶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⑷勞務報酬所得;⑸稿酬所得;⑹特許權使用費所得;⑺利息、股息、紅利所得;⑻財產租賃所得;⑼財產轉讓所得;⑽偶然所得;⑾其他所得。
三、哪些所得可以不計算在年所得范圍中?
答:在計算“年所得”時,對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免稅所得以及允許在稅前扣除的有關所得,可以不計算在年所得中。主要包括以下三項:
(一)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至第九項規定的免稅所得,即:
1.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 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即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按照國務院規定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4. 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 保險賠款;
6. 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 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 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以下簡稱“三費一金”)。
四、如何計算年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
答:年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是指與任職、受雇有關的各種所得,減除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的免稅所得(上述“問答三”所列免稅所得)以及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三費一金”以后的余額。
五、計算年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時能否減除費用扣除額?
答:計算年所得中的工資、薪金所得時不能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每月2000元),及附加費用扣除額(每月2800元)。
例如:某納稅人全年取得工資收入144000元(含個人按照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000元),同時單位也按照規定為個人繳付“三費一金”200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工資薪金所得為:全年取得工資收入144000元-個人按照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000元=130000元。
六、如何計算年所得中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
答:年所得中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額。年所得中的財產租賃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扣除額(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
例如:某納稅人參加客座電視節目取得收入40000元,出版書籍獲得稿費30000元,轉讓專利使用權獲得60000元,出租房屋獲得租金200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勞務報酬所得為40000元,稿酬所得為3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為60000元,財產租賃所得為20000元。
七、如何計算年所得中的財產轉讓所得?
答:年所得中的財產轉讓所得是指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
例如:某納稅人出售家庭非唯一住房(原值700000元),取得轉讓收入900000元,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30100元及其他稅費495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個人房屋轉讓所得為:收入900000元-原值700000元-其他稅費49500元=150500元。
八、納稅人轉讓無法提供原值的個人房屋,如何計算年所得額?
答:轉讓無法提供原值的個人房屋,用轉讓住房收入額乘以5%計算年所得。
例如:某納稅人轉讓一套無法提供房屋原值的住房,其轉讓收入額為2600000,其年所得中個人房屋轉讓所得為:收入2600000元×5%=130000元。
九、個人取得的股票轉讓所得是否需要進行申報?
答:個人取得的股票轉讓所得應當進行申報,并單獨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下的股票轉讓所得欄目中填報。以一個納稅年度內,個人股票轉讓所得與損失盈虧相抵后的正數為申報所得數額,盈虧相抵為負數的,此項所得按“零”填寫。需要說明的是,個人在深市、滬市轉讓股票取得的收入按照現行規定仍免繳個人所得稅。
例如:某納稅人在上交所轉讓甲股票盈利200000元,轉讓乙股票虧損300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股票轉讓所得為:甲股票盈利200000元-乙股票虧損30000元=170000元。
十、如何計算年所得中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答:年所得中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減除任何費用的收入額。
例如:某納稅人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取得股息3000元,福利彩票中獎100000元,儲蓄存款利息200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為:股息3000元+儲蓄存款利息20000元=23000元。
該納稅人年所得中偶然所得為:福利彩票中獎100000元。
十一、如何計算年所得中的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
答:年所得中的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是指應納稅所得額。即:實行查賬征收的,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計算;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按照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或按照其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經營額乘以應稅所得率計算。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比照上述方法計算。
十二、如何計算年所得中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答:年所得中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即:按照承包經營、承租經營者實際取得的經營利潤,加上從承包、承租的企事業單位中取得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所得。
十三、能否舉例說明納稅人全部年所得計算過程?
答:2008年,某納稅人全年取得工資收入144000元,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400元,國債利息10000元,企業債券利息5000元,稿酬所得6000元,保險賠款3500元,房屋出租收入12000元,個人按照規定繳納了“三費一金”14000元,單位也按照規定為個人繳付“三費一金”20000元,則該納稅人應申報的年所得為153000元。
具體計算過程是:
年所得153000元=工資收入144000元-個人按照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000元+企業債券利息5000元+稿酬所得6000元+房屋出租收入12000元
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400元、國債利息10000元、保險賠款3500元、單位為個人繳付的“三費一金”20000元(未計入個人工資收入)不需計入年所得,個人按照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000元可以從工資收入中減除。
十四、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如何確定本人自行申報主管稅務機關?
答: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自行申報地點應區別不同情況按以下順序來確定,具體為:
(一)在中國境內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二)在中國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三)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或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下統稱生產、經營所得)的,向其中一處實際經營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四)在中國境內無任職、受雇單位,年所得項目中無生產、經營所得的,向戶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有戶籍,但戶籍所在地與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在中國境內沒有戶籍的,向中國境內經常居住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十五、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可采取哪些申報方式進行申報?
答: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進行自行納稅申報可以選擇采用如下三種申報方式:網上電子申報、掛號信函郵寄申報和直接到稅務機關申報。具體請按照《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自行納稅申報流程》辦理。
由于網上申報不受申報時間、地點的限制,相對其他申報方式更為方便、快捷,所以建議采取網上申報方式,申報網址是:http://gszxsb.tax861.gov.cn。
十六、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能否委托他人代理申報?
答:納稅人可以委托有稅務代理資質的中介機構或者他人代為辦理納稅申報,同時應當簽訂委托辦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協議(合同)。納稅人也可以委托扣繳單位財務人員代為辦理申報。
在申報期內納稅人如果認為代理人代理申報的信息不完整,可以自行采用網上申報、掛號信函郵寄申報或直接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的方式對不完整的信息進行補充申報。
十七、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法律責任嗎?
答: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納稅申報,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一方面,根據《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另一方面,按照《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