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適齡人口比重大 處于人口紅利期
《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稱,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2016年將達到高峰10.1億人,比發達國家勞動年齡人口的總和還要多。
目前,我國正處于人口紅利期。“人口紅利”指的是一個國家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大、兒童與老年撫養贍養負擔均相對較輕的一個勞動力資源豐富、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生育率出現了急劇下降,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的比重出現上升,“人口紅利”現象在我國呈現。
在這個黃金階段,勞動人口比例較高,保證了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齡化高峰尚未到來,社會保障支出負擔輕,財富積累速度比較快。
武漢大學教授彭富春說:“統計數字顯示,我國1979年到2003年的平均經濟增長率為9.1%,其中資本貢獻了4.4%,勞動力貢獻了2.3%,全要素生產率(TFP)貢獻了2.7%。充足的勞動力供給對推動我國經濟的增長舉足輕重?!?/p>
提高勞動者素質 充分挖掘人力資本優勢
中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監測中心有關負責人說,勞動力市場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應求,中、高級技工需求缺口大。
以今年第一季度對104個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信息統計分析來看,用人單位對求職者文化程度要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職者占總需求的26.8%,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9%。在對高中文化程度求職者的需求總量中,對職高、技校、中專文化程度求職者的需求占59.6%。
有專家認為,低素質的低成本勞動力是短期優勢,高素質的低成本勞動力才是長期優勢。中國巨大的就業總量決定了勞動力成本在較長一個時期不會有很大的提高,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素質,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充沛、成本較低的優勢,是中國經濟發展最為根本的長期優勢所在。
目前,國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勞動者素質。如《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 規劃綱要》(2006年-2010年)提出,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渠道籌措資金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被征地農民提供補貼或獎勵等。
《就業促進法》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
我們有理由期待,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培養儲備充裕的高素質的勞動力,依靠勞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中國經濟永葆生機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