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了200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暨《社會藍皮書》發布會,《社會藍皮書》的主編李培林教授指出,收入差距在擴大,最高20%的人口與最低收入者,實際上收入差距達到了18倍左右。而且這種差距在向縱深發展。除了收入以外,財產的差距比收入擴大得還要快,收入差距達到了70多倍。
伴隨社會差距拉大還滋生出另外一種現象,即社會經濟地位認同普遍偏下。2003年全國調查顯示,已經有所偏下,2006年偏下的情況更加嚴重,大概有50%多的人認為是下層或者是中下層。透過這一現象不難發現,在我國,中等收入者依然沒有成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李強教授通過分析認為,中國的總體社會結構既不呈“橄欖型”也不呈“金字塔型”,而呈現為一個倒過來的“丁字型”的社會結構,“這是一種緊張的社會結構”,社會關系處于一種很強的張力之中,社會矛盾比較容易激化,社會問題和社會危機比較容易發生。
最理想的狀態是中等收入者占據多數的“橄欖型”社會結構。中等收入者身處富裕階層和貧困階層之間,能起到緩沖作用,是社會的“穩定器”。中等收入者是穩定的消費群體,有利于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并且,中等收入者占主導的社會,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會大大增強。有研究者就曾發現,當美國和日本遇到同樣的經濟危機時,美國的商場一片蕭條,而日本商場則相對平穩,原因就在于日本的中等收入群體龐大,有“一億皆中流”的說法,日本而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經濟非常發達、貧富差距卻非常小的國家。
但是,我國中等收入者不僅人數較少,而且“易碎”。鑒于這種狀況,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收入分配以共同富裕為目標,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以構建“橄欖型”的財富結構。筆者認為,“橄欖型”的社會結構并非一蹴而就,必須逐步構建起一個公平、合理、公正的制度,為中等收入者的培養搭建一個最重要的制度平臺。
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春季學期進修一班學員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國收入分配相當不均,更為嚴重的是起點不公平。起點的不公平等于在事實上剝奪了一部分人通過公平競爭獲取財富的機會,使貧者更貧,富者更富,使我國社會結構繼續遠離“橄欖型”而強化“丁字型”。
而所謂的起點不公,很大程度上就是制度的原因。比如,壟斷企業憑借壟斷地位不斷向社會轉嫁成本,通過損害公眾利益牟取私利,造成壟斷行業的職工收入高出社會平均水平5-10倍。同時,由于壟斷企業不斷推動壟斷產品價格的上漲,抬高許多企業的生產成本,導致這些企業的利潤大為削減,一些個體戶更是因此消亡,嚴重制約了中等收入人群的擴大。
再比如,一些權力擁有者,利用公權力牟取私利,并且通過權力將家屬、親戚安插到重要位置,與之一起分享權力帶來的好處,借助權力暴富,加劇了貧富差距的拉大,制約了中等收入者的發展。而且,由權力造成的貧富差距更容易引起民眾的不滿和憤怒。《社會藍皮書》的主編李培林教授就指出,當問到群體之間最容易發生沖突的時候,“大家認為是干群之間”,這一矛盾很大程度是權力因監督缺位被用于牟取私利的因素。
同時,由于社會保障體系未能建立,中等收入者因病返貧等現象就難以避免。
因此,我們需要構建一個公平的制度,從起點上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合法勞動獲取財富,人人都可以通過公平競爭獲取機會,這既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提高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也有利于中等收入者的發展、壯大,有利于“橄欖型”社會結構的形成。(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