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極具競爭力的商品已經把中國變成了“泛亞洲供應鏈”的“出口平臺”,中國出口的加速提升也“推動了亞洲的經濟一體化進程”。這些觀點是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經濟專家組最近在新加坡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
專家說,表明出現以中國為中心的“泛亞洲供應鏈”的最好指示器是從1994年以來該地區10多年來對中國和美國出口增長之間的差距。以日本為例,從1994年到2004年,日本對美出口增長2.09%,對華出口則增長了16.6%。
把握住中國經濟增長的亞洲國家將成為勝利者。日本已經這樣做了,并且成為了地區一體化和中國市場大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受益者。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調查報告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洞察和分析了日本如何成功地抓住并利用了中國因素。專家說:“今天,沒有一臺東芝電視機是在日本制造的,東芝公司的全部電視生產線都設在了中國?!睂θA出口是日本近幾年來出口增長的關鍵的驅動器,最終證明是“日本經濟持續復蘇的真正的發動機?!睋烙?,2003年,日本對華出口量占其出口增長的80%。從2001年到2004年,日本對華出口為其GDP增長貢獻了1/4。
經濟學家暗示說,“日本制造”正被“日本在中國的制造”所代替。日本公司也向人們表明,在沒有得到政府援助的情況下,通過公司贏利仍可以推動經濟復蘇。專家說,從2001年到2003年,日本上市公司的贏利增加了71%,而它們的總生產量只增加了2%。日本公司已真正實現了精簡高效,它們充分利用了中國市場,既把中國市場作為出口目的地,同時又把其作為它們向全球出口的低成本生產基地。
成功的企業是那些能夠從全球基礎上充分利用有效的供應鏈的公司,這正如以中國為中心的“泛亞洲供應鏈”當中正發生的事情一樣。
(摘自7月2日《印度教徒報》,原題:日本是如何從中國增長中獲益的,作者拉希達·巴哈蓋特,陳一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