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長江流域保護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三峽庫區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運行經費不足,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能力薄弱,都是困擾三峽水質整治的難題
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上,一身戎裝的舒為群顯得格外耀眼。
4月21日,2006年度地球獎頒獎,舒為群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研室”拿到了團體獎。這也是這項環保獎項設立以來軍隊部門首次獲得該項大獎。
舒為群的團隊獲獎,是因為他們8年來對三峽庫區的水質研究。因為影響巨大,這些研究受到了中國高層的高度關注。就在舒為群團隊獲獎的當天,溫家寶總理就到達了重慶考察工作。在那里,三峽庫區的飲水問題成為總理最為關心的話題。
“三峽水庫近90%在重慶境內,只有庫區的水環境安全,才能保障整個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昨晚,第三軍醫大學環境衛生學教授舒為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
8年調查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庫以及半封閉水體,三峽水庫蓄水后的水質問題,一直被專家們擔心著。
舒為群介紹,三峽庫區蓄水后水流速度減緩,水體自凈能力下降,因此,總人口達3100萬的這個區域是值得高度關注的生態及人群健康風險區域。
自1998年起,舒為群所在的團隊就對此開展了系統研究,他們發現重慶主城區的嘉陵江及長江水中僅非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就達101種,涉及多種有機氯化合物、酯類、酮類、酚類、雜環和苯及其衍生物等。
“我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黨中央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并推動了國家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舒為群說。
2005年2月,國家發改委召集國家環保總局、建設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在重慶召開專門座談會,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整改方案。
庫區水安全問題,也一直牽掛著溫家寶總理的心。今年4月21日到24日,溫家寶到重慶考察工作。在重慶了解到當地還有飲水問題后,溫家寶強調,三峽庫區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和新農村建設,應該把解決農村道路和飲水放在突出位置,統一規劃。
在主持召開農業座談會時,溫家寶再次強調,庫區應辦好的四件事之一,就是“解決庫區移民行路難、飲水難問題”。
重慶的努力
三峽庫區的水質污染和它所在的重慶市不無關系。
“當前重慶經濟高速發展,環境壓力巨大,污染事故頻發,環境形勢相當嚴峻。”重慶市副市長余遠牧稱,主城區大氣污染防治和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是今年重慶市環保兩大工作重點。
作為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基地、交通樞紐和貿易口岸,目前重慶市生態環境污染已十分嚴重。1999年度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中,重慶位居倒數第四名,在全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支持系統指數排名中,重慶列全國各省市倒數第三。重慶市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廢水排放量大,城市污水處理率低,水質污染突出。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重慶代表團有很多代表都提出議案和建議,呼吁三峽的水環境保護。
據重慶市環保局局長曹光輝稱,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是1997年重慶成立直轄市時中央交辦給重慶市的四件大事之一。
據了解,近年來,重慶積極配合中央有關部門和湖北省,先后編制出臺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等法規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重點加強了庫區水污染和地質災害“兩大專項”治理。
“三峽庫區的水環境比較敏感,對高污染的化工項目,我們不允許到重慶發展,造紙業的發展也受嚴格限制。”曹光輝說。
事實上,為了保證三峽庫區的水質,在2003年蓄水前,國家投入了40多億元,在三峽庫區每個縣城都建設了至少一座污水處理廠,形成了高密度的污水處理廠布局。
“但目前污水處理率只有20%。”舒為群說。
飲用水新標正在制訂
根據《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到2010年,庫區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斷面水質整體上要基本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二類標準,庫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但現行的飲用水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明顯偏低。”舒為群介紹,依據衛生部1985年制定的這部國家標準,檢測項目僅有35項,其中有機污染物僅有2項,農藥僅有2項。“喝這樣的水不會得傳染病,但是對人工合成的化學污染卻無法檢測出來。”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數十名專家共同起草了建議,呼吁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及其配套檢驗方法。
“這一新標準的討論稿已經出來,正在行業內征求意見。”舒為群稱,這一新標準確定的檢測種類比較多,對一些有機物也進行了限定。
不過,顯然影響三峽水質的還不僅僅是一個標準問題。夏之寧還發現,長江流域保護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三峽庫區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運行經費不足,庫區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能力薄弱,這些都是困擾三峽水質整治的難題。(章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