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十一五”時期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100%。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爭取達到80%左右。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5%左右。各類職業技術培訓和多樣化的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得到較大發展。構建學習型社會取得階段性進展。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為確保“十一五”教育規劃的實施,各級教育部門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切實推進素質教育。
堅持育人為本,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實現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全面加強和改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新形勢下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端正教育思想,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與美育,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生產勞動、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校和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和完善考試評價制度,著力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學習和成長、學校教育質量和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積極探索中考、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融合,推動全社會形成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合力和良好環境。
(二)著力完成“普及、發展、提高”三大任務,推進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是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提高國民素質的戰略要求,進一步落實農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大力推進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工程,確保2007年完成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目標。深化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2006年全部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7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的普及水平和質量。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改善農村學校教學條件,建設遍及鄉村學校的遠程教育網絡,逐步使所有學校均符合基本辦學條件標準。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與協調發展,加大對農村和城鎮薄弱學校的改造力度,努力辦好義務教育階段的每一所學校。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進一步解決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和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的問題。
二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進一步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觀念,實現職業教育辦學思想、辦學模式、發展思路的根本轉變,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職業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緊密結合生產服務一線對人才的要求,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抓好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組織實施好“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實施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計劃”、“職業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設計劃”、“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重點建設好2000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000個縣級職教中心、l000所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和l00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進一步擴大職業教育招生規模,促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協調發展。
三是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繼續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突出科技創新,培養和造就創新型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一批高水平大學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大力推進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立高校教學質量評估保障體系。進一步深化高校科技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改革,探索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良性機制,著力加強原始性創新和集成創新,提高應用研究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繼續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繁榮和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
(三)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水平
以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城市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力度,引導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學校任教。通過有效的培養培訓,使現有教師的素質、能力和水平有一個大的提高,構建更加靈活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積極推進教師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嚴格教師資格制度,實施全員聘用制,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切實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加強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培養、培訓工作。以新機制、新辦法推進各級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大力加強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實施高等學校“人才強校”戰略,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大師和學科帶頭人,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一批能夠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參與國際競爭的創新團隊。
(四)深化教育各項改革,擴大教育對外開放
繼續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不斷鞏固和完善已經建立的農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新的管理體制。依法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理順政府、學校與社會的關系,構建現代學校制度。推進辦學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民辦教育,鼓勵探索多種途徑發展教育的新模式,促進教育多樣化發展。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進一步推進教育立法工作,努力推進“四修五立”。修改《義務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等現行的教育法律,制定《學位法》、《考試法》、《學校法》、《終身學習法》、《教育投入法》。
不斷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漢語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強境外“孔子學院”的建設,力爭使對外漢語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完善涉外法規,建立對外國教育質量認證體系。
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五)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堅持“從嚴治教,規范管理”,推進和加強學校管理的制度建設,建立辦學規范、管理有序、監督有效、保障安全的學校管理新制度。堅持“勤儉辦學,厲行節約”。加強教育系統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建設,加強教育系統的黨風廉政建設,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加強教育審計工作,嚴格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高校財務管理,確保資金安全。認真清理教育領域的各種不正之風,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六)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努力促進教育公平、公正
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公益性,認真研究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進一步完善家庭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加大資助工作力度,幫助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建立高中階段教育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助學體系。完善以助學貸款為主體的高校家庭貧困學生助學體系,保證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繼續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確保招生錄取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全力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完善安全預警機制和防險救災應急預案,做好衛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努力維護學校的安全、安定、和諧。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治理教育亂收費。(閆昕霞)
未來5年我國義務教育經費至少新增2182億元
今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部長周濟就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透露:“我們希望到201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農村中小學的各種經費都能夠有一個制度性的保障,這是一個治本之策,它是一個深層次的保障機制的改革。”
周濟指出: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主要體現在先是把農村義務教育的學生學雜費免掉;同時為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課書,并補助貧困生的學雜費,要根據農村地區合理需要,提高經費的標準;三要建立起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的長效機制,校舍維修改造所需的資金,要由中央和地方給予支持,進一步要對中西部和東部部分地區給予一定的支持,確保按照國家標準及時發放。
周濟同時強調: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到201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農村中小學的各種經費都能夠有一個制度性的保障,這是一個治本之策,它是一個深層次的保障機制的改革。他說;“使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同在藍天下,共同發展進步。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為了保障這個事業的成功,未來五年各地中央財政將新增義務教育經費至少為2182億元,我們相信這個機制的措施推行成功之后,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的面貌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2月28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部長周濟介紹中國教育“十五”發展和“十一五”工作等方面情況,并答記者問。與周濟部長一起出席發布會的有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韓進、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王旭明。發布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魯廣錦主持。(李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