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儲蓄率高達46%,居民儲蓄存款14萬億元,企業存款10萬億元。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引起了金融界的普遍關注,儲蓄的高增長加大了銀行的壓力,極易形成和加劇銀行的系統性風險。日前,不少專家就如何降低我國的高儲蓄率發表了高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加快社保改革以降低儲蓄率
周小川日前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中國應該加快養老、醫療保障和教育體系改革,以便將過高的居民儲蓄率降下來。
周小川說,目前中國的居民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40%以上。高儲蓄率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但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錢是重要原因。不過,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只是暫時的,政府應該通過加快養老、醫療保障和教育體系改革,減少居民的“預防性儲蓄”,從而使儲蓄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 高儲蓄率并非“壞事”
魏杰認為,中國高儲蓄率的現象將會繼續下去,近期內很難解決。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儲蓄率較發達國家普遍較高,所以不能用美國的低儲蓄率來衡量中國。中國有自己特殊的國情,雖然總體儲蓄很高,但個人擁有的財富差異很大,大多數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多數人還在為未來的養老、子女教育、醫療費用、住房等問題擔憂。而社保、教育等問題在短期內又很難解決,所以在現階段高儲蓄率不可能降下來,預計中國的高儲蓄率還將持續10-20年。
高儲蓄率并非“壞事”,而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等中國的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滿足之后,儲蓄率自然會降下來。所以,目前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不是如何降低高儲蓄率,而是在高儲蓄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大對公共財政的投資,解決老百姓的福利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管曉峰—— 建“小型商業銀行”分流存款
目前商業銀行中大量的儲蓄存款都沒有用于貸款,反而讓銀行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在證券市場目前法制、信用、信息系統都不健全的情況下,銀行存款投資證券市場并非首選。銀行應鼓勵個人投資,一方面可以解決銀行的高儲蓄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就業。
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公司法規定,允許個人設立“一人公司”。銀行應充分重視對中小企業以及個人的貸款服務。商業銀行內部可成立“小型商業銀行”,專門面向借貸資金10萬元以下的小型企業。 (記者 張培娟/文 劉星良/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