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部啟動事業單位工傷保險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昨日宣布,今年開始,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的覆蓋范圍擴大到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
近日,勞保部會同人事部、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發布了《關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事業單位的工傷保險被分為3類情況:不屬于財政撥款支持范圍或沒有經常性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基金統籌;依照或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執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傷政策;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事業單民間非營利組織,可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也可按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有關工傷政策執行。
胡曉義表示,參加工傷保險社會統籌的事業單位將在今年上半年啟動參保工作;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暫時未參保的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都將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享受待遇。(中國證券報/王妮娜)
待遇標準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執行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11日說,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以下簡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傷保險工作已開始實施,標志著統一的覆蓋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傷保險制度的建立。
這位負責人在1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日前發出的通知指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范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標準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據介紹,事業單位的工傷保險分為3類情況:不屬于財政撥款支持范圍或沒有經常性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基金統籌;依照或參照國家
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執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傷政策;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事業單位,可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也可按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有關工傷政策執行。
這位負責人說,這次事業單位工傷保險工作的啟動實施,使工傷職工的權益有了制度上的保障。明確了事業單位職工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支付等各個環節的管理主體;事業單位職工認定工傷、視同工傷的情形首次有了明確規定;明確了傷殘等級標準,統一按照勞動能力鑒定的標準來執行;事業單位的工傷職工有了具體的醫療待遇、傷殘待遇、輔助器具配置待遇以及死亡職工直系親屬的撫恤等方面的待遇標準;規定了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通過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相應的待遇費用。(新華網/劉羊旸)
今后遭遇職業傷害或上下班時遇車禍可獲國家賠償
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昨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今年起,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的職工,如在上下班途中遭遇機動車等事故將有權獲得國家統一規定的工傷保險賠償。這標志著工傷保險的覆蓋范圍從此前的只針對企業擴大到事業單位和民間非營利組織。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說,勞動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日前發出的通知指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范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標準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據介紹,事業單位的工傷保險分為3類情況:不屬于財政撥款支持范圍或沒有經常性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基金統籌;依照或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執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傷政策;上述規定范圍以外的事業單位,可參加統籌地區的工傷保險,也可按照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有關工傷政策執行。
“中國目前的事業單位正在逐步走向市場,其中有些單位規模不大,對風險的承擔能力不強,如果讓這些單位獨自承擔職工的各種職業傷害和上下班途中
機動車事故等工傷風險,將會給它們帶來無法承受的壓力和負擔。”胡曉義說。(京華時報記者趙鵬)
記者成中國工傷保險對象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電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胡曉義今天在此間表示,隨著事業單位納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記者成為中國《工傷保險條例》的受益對象。
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勞動保障部會同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印發了《關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歸入《工傷保險條例》執行。
二00四年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保險的實施范圍為中國境內的企業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中國的事業單位包括大學、醫院、媒體、研究機構等公益和行政支持類單位,目前中國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兩千七百二十四萬人。當前中國的事業單位改革不斷深化,大部分單位正逐步走向市場。
過去一段時間,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工傷職工的權益由于體制政策和資金渠道等原因,沒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勞動保障部明確要求各地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合理分解目標任務,分步推進事業單位參保工作,確保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社會統籌的事業單位在今年上半年啟動參保工作。(中新網記者孫宇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