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發展門戶網8月12日電 日前,中國科學院編寫了《中國科學院信息化發展報告2011》,在其中介紹了中科院信息化保障的支撐服務。具體內容如下:
伴隨著信息化基礎環境建設的日益完善,中科院信息化建設正在從大規模建設階段專項建設與運維并舉的發展階段,在全院層面建立了以用戶委員會為核心,專家委員會參與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及公共平臺的運行監督機制,各信息化基礎設施及公共平臺必須委托第三方進行日常運行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調查,根據用戶滿意度調查結果提出改進措施,并向用戶委員會報告,接受用戶委員會的質詢和監督;院機關主要根據用戶意見予以核撥運行經費,從而建立了以用戶為核心的服務質量監督的制度。目前,已建立了互聯網絡、超級計算、教育信息化用戶委員會,其他用戶委員會正在籌備過程中。此外,從2010年3月起,院信息辦、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每季度向全院每個研究所提供《院信息化設施運行與服務季度簡報》。從2010年5月起,院信息辦面向院領導及機關各部門領導發布《中國科學院信息化設施運行與服務月報》,主要通報互聯網絡、超級計算、數據應用環境等信息化基礎設施,ARP系統、教育信息化、院網站群系統、網絡化科學傳播平臺等信息化主要應用系統及平臺,以及國家域名系統的月度運行服務情況。從2010年9月起,院安保辦、信息辦向院屬各單位、院機關各部門發布《中國科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情況通報》,通報院網絡安全運行整體情況、院重點計算機安全防護、網絡安全漏洞以及院網站群安全防護情況。
在院信息化基礎設施日常運行服務層面,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及研究生院各運行部門在滿足中科院需求現狀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服務當前、面向未來”的支撐運維機制,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分別構建了符合各自特點的運維體系,如科技網的“總中心—地區分中心—研究所”三級管理與運維體系、科學數據庫的面向學科領域的數據服務專員機制、ARP的“院中心—區域信息化分中心—研究所”三級運維體系、科普的“科普聯盟—各研究所”網絡,并分別建設了基礎設施環境運維和用戶服務的隊伍,保證互聯網絡、超級計算機、科學數據庫、ARP等基礎設施能夠服務一線科研活動,同時能夠助推院科研信息化工作的進步,引領信息化工作的持續發展。
1.科技網 —— “總中心—地區分中心—研究所”三級管理與運維體系
科技網的“總中心—地區分中心—研究所”三級管理與運維體系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通過工作流程規范化實現了體系內的統一管理,“總中心—地區分中心—研究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互相配合,共同服務于科技網的管理、運維和服務。科技網總中心全面負責中國科技網建設與管理、運行與維護,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與服務,重點承擔核心網、骨干網(北京到各分院、獨立所廣域網)、北京地區網、國際國內互聯等方面的業務。12個地區分中心遍布全國,依托分院設置,主要負責管理分院地區網以及當地網絡運行管理與技術支持,是總中心和研究所之間的橋梁與紐帶,面向科研一線提供技術支持。研究所網絡中心則針對本單位一線科學家的需求,負責本所網絡運行管理與信息化應用,把科技網提供的服務推送到科研一線。
2.超級計算環境 —— “總中心—分中心—所級中心”三層架構
為實現院超級計算環境的統一管理;超算環境已初步建成相應的技術支持隊伍,提供超級計算技術支持和應用服務。面向全院,提供計算機時、HPC咨詢、技術支持、HPC培訓等四個方面的支撐服務。
計算機時:在現有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基礎上,通過聚合院超級計算環境的三層架構可提供豐富的計算資源、穩定持續7×24小時的計算機時以及專業技術支持;
HPC咨詢:面向用戶需求擬定適合應用的集群解決方案,對HPC系統進行基準測試,建立HPC運行管理策略;
技術支持:利用現有的上百種軟件,提供包括專業軟件應用服務與支持、基礎并行軟件開發、并行應用軟件開發及性能優化、科學計算可視化、科學計算網格和遠程技術支撐等服務項目;
HPC培訓:包括高性能計算培訓,HPC系統安裝配置,作業調度系統的安裝配置及管理、HPC系統運行管理、網格計算服務及網格應用和專業應用軟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