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花旗、渣打、東亞四家在華轉制外資法人銀行獲悉,它們均已獲得監管部門確認,從今天起就可以向本地居民提供全面人民幣服務。這也意味著,從23日起,部分城市的境內居民就可以到外資銀行去存錢了,不必再受100萬元人民幣的門檻限制。同時,除了簡單存取款業務外,本地居民也可以到外資銀行申請住房按揭及其后續推出的人民幣投資理財等金融服務(第一財經日報4月23日報道)。
也許是胸有成竹,也許是輿論造勢,立即就有報道直指外資銀行存在“四大硬傷”——網點少、辦理業務不便捷;收費貴、與國際接軌成本高;速度慢、房貸審批至少一周;范圍窄、難滿足全方位需求。
說實話,這些問題大多數民眾也是清楚的,誰也不會指望一個剛進入市場的競爭者,在“硬件”上立即與市場先期占有者并肩。但是,筆者以為,在客觀承認外資銀行“四大硬傷”,也應看到其擁有的四大優勢。
外資銀行所擁有的良好品牌優勢,是其尚未開展業務、就獲得中國民眾很高期望值的重要原因。這些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外資銀行,其實與中國淵源頗深,早在19世紀末,外資銀行就已在中國扎根,開展了一系列包括普通居民和企業的金融服務。而在向中國居民提供全面人民幣服務之前,外資銀行已經秣馬厲兵,對中國銀行市場進行了深入摸底,其人才招聘儲備、市場前景分析等前期工作也早已進行,可以說,這是一群看似陌生實則熟悉中國市場的外來競爭者。
外資銀行大多數是境外的上市公司,一般以私人資本為主,產權明晰,權責明確。而我國國有控股銀行和國有獨資銀行的上市和股份制改造正在進行之中,然而,上市并不意味著完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就已成型,國有銀行的所有者虛位,對經理人的監督形式化和弱化,造成了較高的“內部人交易”的道德風險。實踐證明這確實是國有獨資銀行財務核算軟約束、成本效益意識不強等諸多問題的根源。國內銀行業頻頻曝出的大案要案,以及銀行服務意識與居民需求的不小落差(比如最近因為一系列收費問題,造成國有大銀行的美譽度不斷下降),使得這種體制僵化造成的經營劣勢會逐漸暴露出來。
截止到2003年底,全球前20名商業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達12%,資產總額平均增長超過9.3%,利潤平均增長超過20%,其股票的每股收益增長15%,營業支出平均下降1%。而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上述指標明顯不如外資銀行。國家為消除“四大”銀行的壞賬呆賬問題,投入了多少財政,就意味著全體納稅人額外支出了多少成本,這種“劣幣包袱”是否就能在國有銀行的未來經營中獲得全面遏止,實在是一個未知數。另外,外資銀行的盈利指標也明顯優于中資銀行,由于影響資產質量的主要焦點在于銀行內控和風險管理,這充分說明,當外資銀行在網點鋪設、服務程序上逐步加快步伐后,外資銀行在人才、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
外資銀行最大的優勢,是其金融產品的創新與靈活性優勢。外資銀行根據市場調整產品的速度和敏感度更高,可以根據利率和匯率等市場信息靈活調整經營策略。而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銀行受經營體制制約,客觀上缺乏自主權,受政府政策影響較大,經營決策“時滯”長,造成經營管理僵化,對客戶需求反應遲鈍。在人民幣存儲利率調整、利息稅存廢上,廣大儲戶就特別感受到這一點。
在證券化、全球化、全能化的背景下,銀行本身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復雜,同時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中國廣大客戶對銀行的要求,正從簡單的“存錢”過渡到更高級別的要求銀行幫助處理其面臨的各種保值增值服務上(如代客理財等業務)。是否具有優秀的風險管理能力、積極的金融產品創新意識與行動,將成為銀行能否長期健康發展乃至生存的重要條件。國有銀行面對外資銀行當然無須妄自菲薄,但也不要沉浸在所謂的歷史優勢中,忘記了外資銀行“四大硬傷”外的四大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