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居民從此可去外資銀行自由存取人民幣
各外資行人民幣存款門檻一覽
昨天起,外資法人銀行開始正式全面受理本地居民的人民幣業務。上午,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在上海的分行分別迎來首位辦理人民幣業務的本地居民客戶。
從昨天起,部分城市的境內居民就可以到外資銀行去存錢,而且不必再受100萬元人民幣的門檻限制。同時,除了簡單存取款業務外,本地居民也可以到外資銀行申請住房按揭及其后續推出的人民幣投資理財等金融服務。
首推房貸業務
這4家首批外資法人銀行昨天推出了一些新的人民幣業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些外資銀行已宣布將推出人民幣房貸的相關業務。
匯豐銀行表示,“我們房貸的利率是按照央行的相關規定的,所以和中資銀行的房貸款利率相同,同時也享受8.5折的優惠利率。”
由于不良率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一直是中資銀行爭奪的焦點。外資銀行此次獲準經營全面人民幣業務之后,個人按揭業務成為外資銀行覬覦的焦點。“雖然做個人按揭業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但目前銀行人力和硬件的準備已經就緒。”一家外資銀行的零售業務部負責人這樣表示。
賬戶仍有門檻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據了解,首批外資法人銀行的人民幣零售業務仍以高端客戶為主要目標群體。目前除東亞銀行承諾可“一元開戶”及在推廣期內不收取賬戶管理費外,花旗、匯豐等外資法人銀行均設立了人民幣業務的“門檻”。
其中,花旗向本地居民提供的睿智理財和貴賓理財,客戶最低每日綜合賬戶余額分別設定為人民幣8萬元和80萬元或等值外幣,低于這一標準則將每月收取100元及200元的賬戶費用。匯豐則表示,卓越理財客戶所有賬戶月內日均總余額在人民幣50萬元或等值以上,一般個人賬戶在10萬元或等值以上,可分別免收300元和150元服務月費。
存在四大軟肋
隨著外資銀行全面開辦人民幣業務,市民紛紛詢問,是否要把中資銀行內的存款轉到外資銀行?
專家認為,盡管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相比,在業務上存在一定優勢,但也有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四大“軟肋”即網點少、辦理業務不便捷;收費貴、與國際接軌成本高;速度慢、房貸審批至少一周;范圍窄、難滿足全方位需求,等等。
專家建議,市民要考慮轉換成本,辨明風險后,再判斷是否選擇外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