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津城的年味兒開始逐漸濃郁起來。昨日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字、吊錢兒、窗花、掛件、裝飾物、彩帶、電光鞭炮等各種節日商品開始全面上市,商場、超市各種年貨產品的銷售也逐漸升溫,銷量比上個月同期翻番近一倍。
民俗裝飾品賣得火
記者在古文化街看到,這里銷售的商品以傳統福字、吊錢兒、年畫、春聯、燈籠、窗花剪紙等民俗裝飾品為主。大部分攤主表示,今年年貨市場不但起步早,而且銷售狀況喜人,盡管有些手工剪紙、手繪年畫價格動輒上百元,但還是很受歡迎。以“吉慶有余”“招財進寶”等為主題的傳統剪紙窗花非常暢銷,特別是由于即將迎來牛年,而牛字與英文new(新)的發音幾乎相同,所以新年快樂被變成了“happy牛 year!”這些獨具創意的節日商品頗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傳統食品服飾回歸受寵
除裝飾品熱銷外,一些傳統春節食品今年也非?!笆軐櫋?。在海光寺附近一家超市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火腿、素蒸面食、什錦果脯等一些前幾年受冷落的年貨食品,今年銷售得都不錯。工作人員表示,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過年在吃上已經不再單純追求大魚大肉了,而一些體現傳統春節民俗的食品,又開始擺上年夜飯的餐桌。此外,大商場里的傳統華服和紅內衣、紅腰帶等,銷量也都不錯。
過年消費注重精神層面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市民的過年計劃都選擇回歸傳統。市民王先生說,今年過年,他和很多親戚都想感受“民俗”的味道,除了按照風俗祭灶王、貼窗花、包餃子、守歲、放鞭炮以外,還要到楊柳青、農家院參加廟會之類的民俗活動,從下飯館、唱卡拉OK中“回歸”,過一個最有年味兒的春節。
對此,市社科院社會學家表示,年俗的回歸體現出市民的春節消費觀念從以往注重物質到如今注重精神的變化。盡管有的傳統看上去很“土”,但在過年的時候回味一下,心里卻有著說不盡的幸福與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