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園—成都市災后重建規劃成果展”亮出5個受災市縣的33個鎮鄉、148個農村安置點規劃,參觀者、考察者絡繹不絕——
-本報記者 鄧嗣華
[新聞背景]
規劃展示科學重建樣板
11日,“新家園—成都市災后重建規劃成果展”在成都天府博覽中心開展。近3000平方米的展區展示了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邛崍5個受災市縣的33個鎮鄉規劃、148個農村安置點規劃,展覽將持續2個月。
9月8日,成都市啟動農村地區災后重建規劃設計會戰,前后動員147家設計單位、2000余名設計人員。一個月后,上萬張規劃設計圖紙將一個新家園的雛形描繪成型。透過規劃圖紙和模型,一個個有產業主導、符合農民生產方式的現代村落開始呈現在人們面前。“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規劃編制工作,把統籌城鄉發展的各項原則貫穿規劃編制的始終,通過災后重建,使受災地區成為科學重建和科學發展的樣板。”成都市規劃局總規劃師王松濤說,這是成都市災后重建的基調。
[現場速寫]
“比我夢想中的鄉村還美”
上周,從事出版業的張曉春,跑了兩趟天府博覽中心、三趟成都受災市縣災后重建現場。“做了這么多年生意,我還是有些投資嗅覺的。”張曉春看著各種規劃總平圖、鳥瞰圖和按比例制作而成的模型贊不絕口:“的確很美,我想象中的未來鄉村,還比不上這個。我需要解讀這其中投資信號。”
解讀投資信號!這是規劃展得到的另一層收獲。
關注災后民生的張曉春,也關注著重建規劃帶來的機遇。
和前一段時間只往都江堰跑不同,看了規劃展后,他先后去了都江堰青城山度假旅游片區、彭州白鹿鎮法式風情鄉村、崇州街子古鎮。
“堪稱‘百年規劃’!”張曉春描繪著通過規劃看到的未來鄉村場景:重建規劃充分利用安置點依山傍水的絕佳地理位置,將人、自然、村莊三者結合在一起,呈現出以山川、河流、田野為背景,面向涓涓細流的優美畫面,以旅游業或者特色現代農業作為龍頭產業,集休閑、度假、避暑、觀光為一體的鄉村。“對商機的判斷,基于這些源自真實的想象。”他解釋說。
事實上,就在11日開展第一天,一支由上海、北京、重慶等地企業組成的考察團來到展覽現場了解都江堰市的規劃。
考察團成員之一、上海市企業聯合會會長張林儉說,成都市的災后重建并非是政府“包辦”,而是依托市場進行“聯辦”,這對企業來說有很多投資的機會,他準備組織部分上海的房地產、旅游等行業的企業家過來,尋找開發項目。
規劃展開展三天后,一群由10多人自發組織的“民間考察團”出現在彭州龍門山鎮,他們同樣是看了規劃展后,到現場“踩點”并了解政策的。
據悉,在為期兩個月的展覽中,都江堰、彭州、崇州、邛崍、大邑將分別舉行招商引資現場會等各種活動,此外,還將通過發放小冊子、漫畫等形式,深入、生動地介紹受災市(縣)的重建政策。
在張曉春心中,投資意向已基本確定:在某個有旅游特色資源的鄉村,通過聯建方式,開發建設鄉村旅游酒店,“如果運作得好,還要向觀光農業方向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