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從汶川到舟曲 重建心靈家園的路有多遠?

2010年09月13日09:43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心理援助 汶川 心靈家園 甘肅省衛生廳 危機干預 舟曲縣 蜜月期 中科院 心理干預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

“8月27日下午,心理援助舟曲工作站接待了第一個來訪者。這位來訪者是一名藏族16歲的初二學生,家距舟曲縣30公里,來訪者徒步行走7小時來到工作點進行咨詢,他本人一直就讀于舟曲縣獨立中學,這次重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后,他大伯一家7口全部遇難,而站在獨立中學的位置就可以直接看到他大伯家被沖毀的房子,每當放學的時候就感到非常痛苦和難受,所以,來訪者一直要求轉入離家較近的一所初中就讀,再也不想看到大伯家的舊址。來訪者由吳坎坎接待,通過共情和正常化技術處理之后,他已經能夠正確的對待大伯家遇難的事情,并最終表示愿意再回獨立中學一趟,其父親也同意他轉學的想法。”

這是中科院心理所心理援助舟曲工作站的一篇工作日記。

離甘肅省舟曲縣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發生已一月有余,災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展開。同樣,一個月的應急心理救援期即將結束,心理重建工作將啟動。

從汶川大地震,到玉樹地震,再到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地質災害,近兩年,突發災害一次次刺痛人們的心靈。傷疤凝固了傷痛,也換來經驗。這一次,我們是否更有信心治愈那些受傷的心靈?

多方聯動形成援助網

“得知舟曲泥石流災害的消息后,我們第一時間通過同心援助同盟征集甘肅本地愿意前往舟曲的志愿者。”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同心援助聯盟執行人王文海說。同心援助聯盟是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在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全國聯動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團隊。他們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區域性的心理援助隊伍,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可以就近調動。

災難發生當日,甘肅省衛生廳副廳長郭玉芬帶領甘肅各大醫院的精神科、心理科醫生立刻趕到現場。與此同時,蘭州的咨詢師們也在中科院心理所的指導下由王文海、席尚信組織了甘肅心理援助聯隊作為預備隊。“在甘肅省衛生廳對受災情況整體評估的基礎上,我們針對泥石流災害的特征,連夜組織編寫了洪災后心理援助的相關資料。”王文海說。

在救災的第一階段,心理援助和物資發放、受災群眾安置等工作同步進行。中科院心理所與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一起入戶發放帳篷等救災物資。“這個過程讓我們和當地居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摸清他們的心理狀況,才能采取相應措施。”王文海說:“目前,我們正在通過當地團委做樞紐人群(如干部、公務員、教師等)的培訓,培養當地心理援助隊伍。”

同時,以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為主,來自甘肅省各醫院心理工作者組成的省衛生廳心理援助隊也成為衛生防疫領導小組下設的8個工作組之一。

“總體來說,此次舟曲心理干預形成了一個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指導,甘肅省衛生、醫療方面支持,咨詢師自覺行動與當地部門和工作者聯合的行動網絡。”王文海說。

心理重建被納入災后重建體系

相關研究表明,災后一個月被稱為受災群眾的心理“蜜月期”。在這期間,許多人會感覺精力充沛,而這種精神狀態支撐著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搶險工作。這段時期過后,當工作和生活節奏趨緩,受災群眾進入3—6個月的心理“幻滅期”,這是心理重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此外,近期救援部隊的撤出,讓災區群眾感到‘心里空’。持續的下雨,舟曲縣城受災現象不停的沖擊,這些都會造成他們心理的極大波動。現在是心理援助介入的重要時期。”王文海說。這意味著心理重建這項漫長的工程才剛剛開始。

8月25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同心援助聯盟、中國本土心理聯盟、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甘肅心理援助聯隊聯合成立“中科院心理所舟曲心理工作站”。

第二天,為了統籌安排舟曲災后心理援助工作,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提議并主持召開了舟曲心理援助協調會議。會議最終形成了甘肅省衛生廳心理援助隊牽頭,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舟曲心理援助工作站、甘肅心理咨詢師學會、甘肅省婦聯等7家組織和單位共計31人組成的心理援助團隊,在統一規劃下分區、分片地開展舟曲心理援助工作。“心理所舟曲心理援助工作站正式進入政府心理援助工作體系,并將根據受災群眾的實際需要和災區政府的安排開展科學系統持續的服務。”王文海說。

根據統一安排,中科院心理所舟曲心理援助工作站負責沙川新村安置點受災群眾的心理援助工作,并根據學校的需要分派對一個年級的學生作心理輔導。同時,甘肅省衛生廳心理援助隊將通知安置點的醫療站配合工作站的心理援助工作,將派醫務人員跟隨開展心理援助工作。此外,省衛生廳也組織了42名通過資質認定的隊員,到各學校、醫療點和受災群眾安置點提供心理重建服務。

甘肅省衛生廳心理援助隊成員、甘肅省第二醫院副院長王世文表示,他們正在幫助當地培養一支心理救援隊伍,“這支隊伍掌握一定的技能后,他們就能在當地持續地把心理干預做下去。”

期待國家層面建立心理援助體系

“總體說來,從汶川到玉樹,再到舟曲,心理援助工作越來越有序。”原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張侃說。

汶川地震初期,不少熱心志愿者涌入受災地區,但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好心辦了壞事”,并沒有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給受災群眾帶去心理安慰。一時間,中國心理援助體系備受外界關注。盡管在一些科研單位的建議下,心理援助被納入國務院抗震救災的整體部署中,但由于缺少主體部門,經費卻得不到落實。

到目前為止,中科院心理所在綿陽、綿竹、什邡、德陽建立了7個心理援助工作站,加上北師大、西南大學以及當地組織的工作站,一共也不超過20個。這與當初中科院制定的1年、5年和20年計劃相去甚遠。按照原計劃,他們期望1年結束時建立的心理援助工作站能達到100個。

工作站的人員主要是當地的心理學工作人員和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生以及全國各地的熱心志愿者。即使每個站按每月3萬元的最低運行費用來算,也是筆不小的開支。目前這些經費只能靠社會募捐。

“在玉樹地震中,心理援助由省委宣傳部和社科聯牽頭。在組織方式上,以地方為主,中科院心理所在玉樹及西寧各建一個心理援助站,互相配合,這比汶川震后的心理援助工作有了進步。”張侃說,“但這只是個案,心理援助還是沒有納入國家救災體系,還是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序。”

中科院心理所正嘗試通過中國心理學會這一平臺,建立全國聯動心理志愿者網絡,以備突發事件的應急心理干預之需,但這一工作還未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指導。

面對諸多問題,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王文忠博士仍非常樂觀。他說:“災后危機干預工作服務性非常強,牽涉面非常廣,影響非常深遠。汶川地震后,心理學界大規模參與了這項工作,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同,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相信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工作,真的建立了災后心理服務和危機干預的全國性的志愿者培訓、動員、組織和工作體系,總結出了災后危機干預的工作模式和規律,一定能夠得到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

本報記者 操秀英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