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日,中央財政下撥200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104億元,支持按規定項目免費為全體城鄉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此舉標志著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的全面推開。
醫改實施方案明確把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作為2009—2011年五項重點改革之一,這是逐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104億元補助資金的背后,我國公民能夠享受到哪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意味著什么?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將實現“人人享有”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6日對記者表示,在前期撥付的15歲以下人群補種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農村改水改廁、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等6個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補助資金25.3億元基礎上,此次中央財政下撥200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104億元,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邁出的新步伐。
這位負責人指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指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無論其性別、年齡、種族、居住地、職業、收入水平,都能平等地獲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實施規范管理。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結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導服務。
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目標是保障城鄉居民獲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服務,縮小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差距,使廣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根據醫改實施方案,國家制定統一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項目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各地有條件的,還可以在國家統一項目基礎上,增加服務項目。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將向全體城鄉居民“免費提供”
醫改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所需資金全部由政府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是按照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單位綜合服務成本確定的,2009年不低于15元,至2011年提高到不低于20元,中央財政按一定比例對困難地區予以補助。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保障機制,意味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公共產品”,將免費向全體城鄉居民提供。對于這種公共產品的提供,公共財政是責無旁貸的,因為公共財政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公共產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其公益性、公平性,這也標志著公共財政建設進入了一個具有新高度的新階段。
這位負責人同時指出,我國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財政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為解決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內的民生問題,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隨著該項目的實施,人人將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這將有效支撐著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的和諧穩定,更是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重大民生工程。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將“逐步”實現均等化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強調,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區域均等化。就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東中西無差距,使全國各地人民能夠均等化地享受公共衛生服務。二是城鄉均等化,就是城市和農村無差別。
根據醫改意見及實施方案,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主要通過國家確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項目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以及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來實現。
根據部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主要實現兩個轉變:服務對象由城市居民轉變為全體城鄉居民;中央財政從對中、西部地區分別按人均3元、4元的標準安排專項補助資金,轉變為按人均15元的標準,對西部地區、中部地區和東部地區按不同的補助比例補助。
此外,對目前財力狀況比較困難的西部地區,中央財政按80%的比例補助,人均補助標準為12元;中部地區按60%的比例補助,人均補助標準9元;對東部福建、山東、遼寧、江蘇、浙江、廣東6省以及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根據財力情況分別按不同的補助比例補助。中央財政的專項轉移支付,對各地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個有力的支持。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隨著經濟發展和財力狀況的改善,各級財政部門將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保障水平,從我國初級階段的實際國情出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必定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