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是替罪羊?
是IPO抽干了A股市場么?
“從資金供求的角度看,沒有數據顯示IPO會改變股市行情的趨勢,相反,更多數據顯示,IPO會維持和強化股市運行的趨勢。”興業證券分析師李彥霖稱。
李彥霖認為,A股大盤歷史上出現過六次跌幅超過30%的下跌情況,沒有一次暴跌是因為IPO的原因。從本質上說,股市漲跌的大趨勢決定于基本面因素。而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比較特殊,全球經濟衰退,股市本身已經處于熊市,就是沒有新股發行,資金也會逃離市場,所以并非IPO發行導致了資金外流。
他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股市有比較深的調整,但這并不能歸咎于IPO,因為此次IPO重啟之時(2009年6月19日),股市已積累一定的漲幅,有內在調整的需求,IPO不過是調整的“替罪羊”而已。
既然IPO的“抽水”不是導致A股蕭條的主因,那么什么才是?
一位國有銀行投資部門研究人員對記者表達了他的看法:“抽水”沒有錯,錯的是沒有“新水流入”。
“現在市場已經很弱了,但還在持續擴容,而且是在三個板(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同時在擴容,IPO、再融資、大小非減持,四五個管道都在抽水,市場根本受不了。”該研究人員說。
“正常的情況下應該是在抽水的同時,應該有新的水流進,而不是等水被抽干前,再控制抽水量。”該人士稱,“A股狂跌的表面原因是市場擴容太快,根本原因是發行體制的問題。目前發行價非常不合理,美其名曰是市場化發行,但實際上目前的市場環境根本達不到市場化發行的條件。在發行體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監管層還同意無節制的擴容市場,這樣的后果很嚴重。”
除此之外,A股市場的這波調整,與宏觀經濟的變化也密切相關。“今年前3個月,宏觀經濟處于流動性收縮但經濟趨勢仍在上升的階段,股市仍維持振蕩整理走勢。但是從二季度開始,流動性趨勢和經濟趨勢共同向下,流動性收緊及房地產調控措施密集出臺,使A股市場從4月中旬開始出現一輪下跌。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也加重了市場對國內企業出口的擔憂。”上述人士稱。
普華永道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也表示,中國的資本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投資氣氛對股指形成了下壓態勢,而已上市的公司往往是高位發行的,股價也在較高價位運行,這是導致股指下跌的要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