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半年之后,獲準參股保險公司的四家銀行名單終于揭曉。
接近銀監會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該會已于上周基本確定了首批試點參股保險公司的銀行名單,并將相關文件送達保監會。早在今年1月16日銀監會與保監會就簽署了《關于加強銀保深層次合作和跨業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這四家銀行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與北京銀行。
“隨著試點主體在監管層面的明確,坊間傳聞多時的工銀中保控股、幸福人壽、中保康聯與太平洋安泰四家保險公司或保險控股公司的籌建或股權轉移,也將有望在近期內完成。”該人士表示。
破冰機會
前述消息人士介紹,該文件是銀監會根據較早前國務院批復精神制定的,并已行文至保監會,只待會簽后便對外公布。
2008年年初,國務院批準了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上報的關于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問題的請示文件(“160號文”)。該文件原則同意銀行投資入股保險公司,試點范圍為3至4家銀行。隨后,兩大監管部門1月22日聯合宣布簽署“備忘錄”: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將在符合有關規定及有效隔離風險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和商業平等互利的原則,可開展相互投資的試點。
而在之后的5月10日,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上海陸家嘴論壇上透露,“銀行投資保險公司的試點,不久的將來就會有一些實際動作,現在已經有一個,就是工商銀行與太平系保險。”
事實上,在今年監管層對此的一系列正式表態的背后,商業銀行參股保險公司已是風生水起。
作為較早公開明確參股保險業的銀行,北京銀行與交通銀行對洽購對象的披露更在“160號文”獲批之前。
2007年10月,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在2007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該行正在洽談收購荷蘭國際集團(ING)在華兩家合資壽險公司的中方股權,以擴大營收渠道。而2008年1月16日,交通銀行行長李軍在入股常熟農商行的儀式上證實,該行正在洽商收購中保康聯的股權,并表示該項收購有望在今年內完成。
據接近銀監會的人士確認,上述兩份參股申請的提交時間,甚至在兩會共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北京銀行與交通銀行的收購標的,太平洋安泰與中保康聯的情況有些類似。兩間注冊地在上海的合資保險公司,其中方股東均為近年來登陸資本市場的中資保險巨頭。其中中國人壽持有中保康聯51%的股權,而太平洋安泰50%的股權則在中國太保手中。
按資本市場規避同業競爭的邏輯,兩家昔日未上市時參股的合資公司早已在適時退出的問題上排程。
這自然給覬覦保險業多年的銀行巨頭帶來機會。
然而,盡管如今有了尚方寶劍,公司間的細節整合依舊有值得推敲之處。
以太平洋安泰為例,按較早前記者從其外資股東ING處獲得的消息,最終的受讓方之所以花落北京銀行這樣一個目前尚屬區域性經營的城商行,更多的考慮是在于ING在華壽險雙牌照的尷尬。隨著海外并購的發生,外資股東同為ING的太平洋安泰與首創安泰正在中國市場上承受著“劃江而治”的現實。南方的太平洋安泰在上海、廣東、江蘇等地發展業務,北方的首創安泰則著力于北京、遼寧、山東、河南等市場。
“首創安泰的股東是北京市屬的國有獨資大型投資運營企業,北京銀行對太平洋安泰的入主無疑將減小未來兩張牌照的整合難度”,ING亞太區某人士較早前對記者表示。但另一方面,由于ING另對北京銀行持股16.07%,若全盤接手中國太保手中的50%太平洋安泰股權,則其最終對后者的直接及間接持股比例必將超過中國監管政策對壽險公司外資股東的50%上限。
四大行分野
與上述兩家以規避同業競爭之名,順意承接合資公司股份的銀行不同,坐擁天量網點的國有四大行聯姻路線,則顯得有些神秘。作為網絡遍及全國的國有銀行,其涉足保險業或將導致整個中國銀保分銷渠道的洗牌。
據北京某壽險公司分管銀保渠道的高級副總裁介紹,盡管國內可供合作的銀行為數不少,但以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四大行,仍在全行業的銀保合作中舉足輕重。
“工行與建行的網點數目均在15000個之上,僅次于農業銀行的25000個,相對網點較少的中國銀行也有12000個。與其他銀行遠遠不在一個數量級。”該人士表示。
此外,由于較早引入富通集團的外腦支援,網點資源集中于富庶城鎮區域的工商銀行更在網均產能上有突出優勢。以廣州市場為例,過去數年工行分銷的保險產品均在當地占半壁江山,2007年這一數字更高達54%。據該行廣東分行機構部一人士測算,若按廣州份額計算,2007年工行全系統分銷出的壽險產品總額約在700億元以上,這一數字距當年行業榜眼平安人壽(791.77億元)僅僅一步之遙。
而據本報較早前獨家披露的消息,一家名為“工銀中保控股”的新公司將在年內成立,旗下將全資持有太平人壽、太平保險、太平養老、太平資產管理四家中保系核心保險資產。在這家新公司中,工商銀行與中保集團將對半持有87%的股權,富通集團則縮股至13%。該公司的首任董事長將由工商銀行派出。
而幾乎與工商銀行中保集團談判同步,在2008年2月舉行的幸福人壽股東大會上,建設銀行獲得了通過參與定向增發,入股51%的權利。
相比之下,網絡資源最為豐富的農業銀行,卻在2008年夏季的這場混業整合大宴中顯得落寞。
來自上海保險業的統計顯示,在非投資性短險產品又成主流的2008年,農行的分銷保險能力再獲復蘇。“即便是在中外銀行林立的上海,農行上半年的銀保銷售份額也在同業間排到了前兩名。”農行上海分行一人士告訴記者。
但農業銀行這次卻沒有出現在先行的銀行名單上。
接近農總行高層的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農行對于保險牌照的期望甚至還高過另外的三家國有銀行。“按我們的想法,在股改的過程中如果可以獲批參股保險業,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的巨大人力資源壓力——相當數量的人員可以被分流到保險產品的銷售中。”
但這一構想顯然暫時未能得到監管層的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