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宏觀經濟指標分化 建議合理引導增長預期

2014年03月10日10:14 |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 給編輯寫信 字號:T|T
關鍵詞: 宏觀經濟 指標 增長 預期 進出口 對外貿易 數據 市場

2014年1月份,在公布的為數不多的經濟指標中,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兩個月放緩,1月進出口實現穩定增長,增速好于預期,同時居民消費價格保持溫和上漲態勢,工業品出廠價格延續負增長走勢。已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傳遞信號存在矛盾,建議下一步厘清指標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改革促增長,合理引導預期,加強穩增長政策落實。

一、1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及成因分析

(一)PMI連續2個月放緩

1月份官方PMI為50.5%,較上月減少1.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景氣回落,增長動力不強。同期,匯豐PMI跌破榮枯線,落至49.6%,創六個月新低,同樣預示短期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二者構成指標中購進價格、采購量、新訂單情況下滑程度較深。造成PMI放緩的因素主要包括:首先,春節作為重要節日,假期時間較長,年前是中國經濟的傳統淡季,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等活動不旺盛;眾多領域長期產能過剩導致訂單情況惡化。其次,2013年8月份以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呈現逐月走低態勢。清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整頓影子銀行不合規行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有效規范金融領域秩序的同時,也導致社會資金面偏緊;同時實體經濟低迷,缺乏實質性投資新增長點,致使制造業投資承壓;此外,基礎建設投資2013年12月回落幅度較大,較上月下降4個百分點左右。投資需求偏弱、動力不足,是導致1月份匯豐PMI下滑、采購量指數放緩的主要因素之一。再次,本輪企業庫存消化并不充分,在需求縮減的情況下,1月份產能利用率指標再度下滑,企業庫存將有所增加,制造業增長動能放緩。

(二)對外貿易數據好于預期

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增長10.3%。其中,出口增長10.6%;進口增長10%;貿易順差318.6億美元,擴大14%。這一數據明顯好于此前市場預期。從結構角度看,一般貿易實現大幅增長,占外貿比重顯著提高;我國對美、歐、日等傳統市場與俄羅斯、印度、東盟等新興市場外貿增速同步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提速,資源型產品進口增長較快;民營企業出口增長明顯好于其他類型企業。1月份推動外貿向好的因素主要包括:首先,一是世界經濟呈進一步回暖態勢。全球經濟在發達國家向好的帶動下,有望延續溫和復蘇態勢,國際市場需求逐步好轉,世界貿易與投資回升。2014年1月IMF報告調高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2014年全球產出由3.6%上調到3.7%。全球經濟增長加快,有利于拉動中國出口增長。二是企業訂單情況有所好轉。商務部對1900多家重點外貿企業統計調查顯示,近期企業出口訂單有所恢復,出口信心回升。2013年12月,出口訂單金額環比增長企業占總調查企業數32.1%,為9月份以來首次恢復到30%以上,環比提高4.4個百分點,企業出口信心指數上升到102.9,環比提高2.9個百分點。三是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美國退出QE將引發國際資本流向發達市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壓力減小,匯率雙向波動可能性加大。

三是物價溫和上漲。1月份CPI上漲2.5%,PPI下降1.6%,價格總體上升壓力不大,這主要源于:首先,從食品看,2013年糧食再次增產,糧價基本穩定,進一步上漲空間較為有限,有利于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穩定;生豬存欄規模較大,豬肉價格沒有出現大幅上漲;氣溫較往年偏高,有利于蔬菜、鮮果種植,新漲價因素偏弱。其次,從工業品價格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基本穩定,輸入性通脹壓力不大。我國工業產能規模較高,企業庫存水平仍然偏大,回補動能不足,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內沒有改變,導致工業品價格難以回升。

二、1月份經濟數據不匹配現象解析

(一)已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傳遞信號存在矛盾

官方PMI連續兩個月放緩,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創2013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匯豐PMI新訂單指數為49.8%,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PMI數值反應工業制造業生產欠佳,國內需求偏弱。1月份PPI下降,增速創5個月新低也印證了這一趨勢,但進口增速較高,表明國內需求應該較為旺盛。此外,PMI新出口訂單指數下滑至50%以下,表明出口增長應放緩,而實際情況顯示,今年1月份出口增長較快,表明外部需求好于預期,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佳。

(二)如何客觀認識不同經濟指標傳遞信號的矛盾

首先,季節性因素不容忽視。一般而言,1月份由于春節因素存在,波動程度較大,因此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重要經濟指標1月份不公布,而是等到2月份公布兩個月數值,使指標盡量客觀反映年初情況。社會普遍認為外貿數據超出預期,因此,對于外貿數據,也應進一步觀察2月份增長情況,乃至一季度整體走勢,從而判斷全年增長狀況。其次,PPI指標反應的是經濟景氣情況,是調查數據,而外貿數據反應的是實際經濟運行情況,是統計數據,二者存在差異。即PPI中反映外貿未來增長情況的分項指標走勢,在實際經濟運行中反映出來需要一定時間。而且PPI作為調查數據,有時會由于樣本情況、企業家心理預期情況、調查干擾因素等原因發生波動,影響數據準確性。再次,1月份外貿數據中機械產品進出口增速回落(尤其是進口增速),這在近幾年很少發生。機械產品主要屬于投資品范疇,這表明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產能過剩嚴重,導致制造業吸引FDI減少,也從側面印證了國內生產與投資需求存在放緩壓力。最后,1月份外貿領域存在部分出口企業春節前搶關出口推高增速的情況,這一現象在歷年1、2月份時有發生。

(三)對于當前宏觀經濟的態勢判斷

盡管1月份我國部分重要經濟指標分化,經濟信號錯綜復雜,綜合考慮當前各項數據與經濟領域運行情況,筆者認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增提沒有走出弱勢復蘇階段,經濟增長動能不強。

首先,PMI仍處榮枯線上方,表明經濟弱復蘇趨勢并未結束,但整體增長動力不強,尤其是制造業回升較為乏力,企業庫存回補意愿減弱。其次,在新興經濟體增長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美國等國家貨幣政策和世界貿易投資格局變化方向存在不確定性,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提高的滯后作用等因素影響下,外貿增長存在壓力,較高增速不可持續。再次,預計投資需求在政策支持與基建投資拉動的影響下仍將保持一定增長速度,消費增速基本穩定并有小幅提高。總體看,我國宏觀經濟整體仍在延續溫和回落走勢,平穩增長態勢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經濟領域中金融風險、房地產問題、產能過剩等壓力將制約增長提速。

三、主要政策建議

2012與2013年,宏觀經濟增長上半年均呈現逐季回落走勢,國家為實現穩增長目標,不得不于年中集中頒布出臺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支持下半年經濟企穩回升。2014年,在低通脹的有力條件下,建議有關部門未雨綢繆,年初便將政策重點向穩增長適度傾斜,提前著手、爭取主動,盡快落實今年規劃的投資、消費、外貿等方面促進政策,極引導社會預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一)加大財政政策對穩增長的支持力度,在當前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應加快盤活財政資金存量,合理調整使用方向,可重點用于應急和民生領域,繼續加大對城鄉基礎設施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的投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鐵路、城市管網改造等在建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推進一批現代煤化工、核電、水利等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帶動性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著力推進短板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財稅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二)適度靈活運用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短期流動性調節,保證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隔夜拆借利率穩定在3%左右;通過密切監測跨境資金流動來把握外匯占款增長情況,根據銀行體系短期流動性供求形勢,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常規流動性調節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合理適度,必要時可適度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確保銀行體系流動性穩定、充裕。

(三)以城鎮化為抓手釋放內需巨大潛力,一是引導民間資本和外資積極參與城鎮化建設;二是借助高鐵發展契機,實現城鎮化帶動有效需求增長;三是改革相關制度,釋放消費需求。

(四)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有企業改革、行政管理改革等屬于方向明、見效快的改革,地方和部門可以授權操作,可考慮近期加快推進,尤其應重視通過市場化途徑,對于長期虧損、負債經營的國有企業進行兼并重組,擴大民營資本準入范圍與領域,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努力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降低金融風險;加快推進資源要素價格改革,理順價格關系,打破價格壟斷,促進民營資本進入資源、能源性行業。

(五)加大宣傳,重視輿論引導工作。首先,引導社會工作客觀認識經濟指標含義與其各自反應的經濟情況,承認季節性差異的存在。其次,明確指出當前經濟發展階段已經進入潛在增長率下行區間,經濟溫和減速屬于客觀規律。再次,各項經濟指標仍處于合理區間,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風險總體可控。最后,明確政策信號,穩定社會預期,加快改革,提振市場信心。(閆敏?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

返回頂部文章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