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凝聚力研究持續走熱
民族凝聚力是衡量國家力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其核心是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5?12”汶川大地震中的賑災行動和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把民族精神中凝聚力和愛國主義精神展示得淋漓盡致,詮釋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學者們在考察了民族凝聚力對社會發展的民族凝聚、精神激勵、價值整合和穩定社會的重要功能之后指出,在社會劇烈變遷、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更需要鑄就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學者們認為,經濟發展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政治穩定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理想信念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根本保證。因此學者們倡議要大力加強理想信念的建設。
●群體性事件形成的社會心態受到學者們高度關注
針對近幾年發生的群體性事件,有學者認為,幾起較大事件都是由群眾的利益訴求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一些領導干部對群眾的感情冷淡麻木和濫用警力激化矛盾等造成的,因此要加強民眾的政治認同、建立科學的司法制衡制度和改進管治技術等。還有學者認為,社會心理、心態失常是生成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研究,學者們發現在“無直接利益沖突”事件中蘊涵的社會心態主要有:失落的社會心態、逆反的社會心態和盲從的社會心態三種。有學者強調,社會心態的調控是解決“無直接利益沖突”的根本途徑。在轉型期社會中,為了有效控制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一要保持暢通的公力救濟渠道,當權利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或者有被侵害之可能時,國家機關要及時運用公權力對被侵害者實施救濟;二要堅持社會公平的制度取向,防止貧富差別日益擴大;三要轉變政府職能,規范政府行為,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四要建立起相應的利益表達機制。
●心理危機干預進入學者視野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針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的心理援助。有學者指出,及時有效地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是社會的進步和對人真正的精神關懷,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有學者指出,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以前有所增加,而在應急管理和善后恢復重建過程中,往往重視物質因素,而忽視了心理干預。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春的南方冰雪災害以及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的救援中,雖然心理救援工作受到重視,但還是零星的、被動的,遠遠沒有達到規范化和制度化的層面。不少學者提出,當前中國心理危機干預應急機制亟待建立與完善,并應盡快建立起一個長效機制,確保心理干預工作持續有效。也有學者認為,應將心理危機干預作為公民的一項公共福利,作為政府的一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任務。
●誠信問題受到學者的重視
誠實守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領域卻出現了嚴重的誠信危機,特別是“三鹿奶粉事件”將中國奶制品企業推向了信用危機的頂峰,一度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信任心理。一些學者指出造成誠信危機的原因主要有:企業經營者誠信意識淡薄、企業失信成本偏低、失信懲罰制度不健全、信息嚴重不對稱、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成熟、社會道德秩序失衡、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等因素。在此基礎上,他們提出,要構建和諧社會,就必須加強誠信建設,通過思想教育樹立誠信光榮的價值觀;用法律法規強化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和誠信監督體系;提高政府公信度和黨員干部的表率性。
●幸福感研究逐漸升溫
幸福感是人們超越了物質享受的更廣泛的正向主觀感受。幸福指數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客觀指標數值,是社會良性、健康運行的指標,也是社會心理的綜合指標以及衡量社會效益的重要尺度。科學地監測幸福指數,有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學者們通過考察指出,幸福感具有主觀性、穩定性和主體性三個特征。學者們指出,發展經濟并非終極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看一個社會發展和諧與否,不能僅僅看經濟增長,更應該關注社會總體主觀幸福感的增長狀況。在此基礎上學者們提出:經濟總量因素是提升幸福感的基礎;居民收入因素是提升幸福感的關鍵;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是提升幸福感的動力;社會保障是提升幸福感的重點;政治民主是提升幸福感的條件。而個人的健康狀況、財富、社會關系、婚姻狀況等則是影響幸福感的微觀因素。(向春玲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