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交通令世界刮目相看
“中國交通將繼續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推進全球交通合作,促進全球互聯互通,為保障全球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日前舉行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上表示,中國將緊緊圍繞“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推動可持續交通事業發展。
本屆論壇以“可持續交通:物流聯通世界”為主題,1000多名來自海內外各界交通領域人士匯聚一堂,共商可持續交通發展大計。
近年來,中國在交通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取得了積極進展。就在論壇開幕前,第十六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展會上,多家展商展示了最新的綠色交通技術和創新成果,向國內外觀眾呈現了中國在綠色交通領域的深刻變革。
從綠色運輸的獨特魅力,到低碳轉型的中國方案,再到引領推動國際合作,中國綠色交通的發展令世界刮目相看。
魅力十足——
綠色轉型加速進行
金秋時節,渤海灣畔,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內一片忙碌。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舉行期間,多位外賓代表赴碼頭觀景平臺,近距離觀看全自動化軌道橋裝卸作業、無人駕駛電動集卡作業等實況。
外賓參觀的這座七彩智港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該碼頭的設施設備全部采用電力驅動,由“風光儲荷一體化”系統實現綠電供能的自給自足。其綠色、循環、零碳、高效等特點受到了各界關注。參觀過碼頭的一位西班牙記者說:“天津港C段集裝箱碼頭無人自動化運轉讓人耳目一新,它的‘智慧零碳’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陸海交匯的樞紐,港口不僅吞吐萬物、聯通世界,更以綠色發展引領未來。在傳統港口向智慧綠色港口轉型的大趨勢下,天津港是中國綠色港口乃至綠色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除了海陸空的交通巨擘,綠色交通的魅力還深入到交通網絡的“毛細血管”中。
筆者走進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滴滴展區,幾款青綠色的新車型吸引了眾多觀者的目光。其中,共享電助力單車EM2.0搭載了輕量化電池和助力傳感器,當騎行達到一定速度時,電助力會自動介入,既讓用戶騎行更輕松,還能更省電。值得一提的是,滴滴青桔電單車VM6.0不久前憑借優異的綜合表現,斬獲享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紅點設計大獎,據悉,該獎項是國際公認的全球頂級工業設計榮譽之一。
從短途騎行到長途出行,公共交通運輸也展現出非凡的魅力。在北京,新能源公交車占比已接近94.7%,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清潔公交車隊”。放眼全國,新能源公交車占比超過八成,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不斷提速,以公共汽車為代表的公共交通建設備受矚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莉婭·辛普森表示,中國很多城市擁有良好的公共交通設施,很多人越來越傾向于選擇綠色出行。“我記得第一次在中國乘坐高鐵,那種感覺真是太棒了!”中國鐵路電氣化率達75.2%,電氣化里程居世界首位,能耗強度指標遠低于其他主要鐵路國家。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作用日益增強,成為快捷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交通典范。
綠色交通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近日,備受矚目的318國道川藏超充綠廊全線貫通。據介紹,全線一共設置23個超快充充電站,為新能源車主解決了充電難題,提升了公路服務品質。
綠色交通也在積極拓展新產業布局,激發經濟活力。在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云南交投集團召開了“發展綠美通道經濟·打造新質生產力”新聞發布會。近年來,云南交投集團成功創建小沙壩、龍江特大橋等一批國家3A級以上景區,重點打造星云湖等一批旅游主題特色服務區,路衍經濟全面開花。
“中國在綠色交通領域做得非常好,并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了新機遇。”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理事哈姆迪·艾登在訪問中國后表示,對中國在可持續交通領域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中國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還在加速進行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低碳交通運輸工具。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動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動機械等采用清潔動力,加快淘汰老舊運輸工具,推進零排放貨運,加強可持續航空燃料研發應用,鼓勵凈零排放船用燃料研發生產應用。到2030年,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未來,中國的綠色交通將向世界展現更多變革與可能。
向綠而行——
減碳行動引發關注
放眼世界,交通領域是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之一,減排難度不容小覷。中國在綠色轉型方面展現出的前瞻性與行動力,讓綠色交通的“中國解法”備受關注。
筆者繼續在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前行,在中國交通建設展臺,一個清淤裝備模型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這是由中交集團自主研發建造的一體化清淤船“太湖之星”模型。“太湖之星”是目前世界環保疏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一體化清淤船。為實現綠色低碳,該船采用了油電結合的雙動力系統。目前,“太湖之星”正開足馬力在太湖開展清淤作業,會在60個月的工期內清淤超800萬立方米,讓太湖重現碧波美景。
“太湖之星”將生態清淤、除雜調節等全流程工藝全部“搬”到水面上,為世界首創,技術難點多且少有案例可以借鑒。相關人員表示,太湖的治理是長期的,持續推動疏浚裝備在清潔化、智能化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將是發展重點。
展位上不僅展示了前沿的“靚科技”,也體現了企業對于綠色轉型的責任與決心。例如,京東物流在展區中展示了倉儲、物流運輸、包裝材料、工作生活等多個環節中減碳的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責任擔當。
大會期間,京東物流還聯合迪卡儂物流中國、蒙牛集團等知名企業及多家環保組織,在交通運輸部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見證下,共同發布“氣候與低碳轉型伙伴倡議”,建設綠色可持續未來。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交通運輸及相關領域企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在自主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強勁驅動下,交通設備變得更加環保,引來海外市場的關注。
“如果沒有中國造船企業的幫助,我們的綠色轉型是不可能完成的。”挪威禮諾航運公司首席運營官塞布約恩·達爾說。禮諾航運是國際知名滾裝船運輸服務商。近年來,公司決定綠色轉型,為此向中國造船企業訂購了多艘使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的滾裝船。綠色船舶“中國造”的趨勢引人注目。據悉,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承接了全球70%以上的綠色船舶訂單,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
交通要更環保,出行也要更低碳。2023年發布的《中國公眾低碳意識與低碳行為網絡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公眾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生活知曉率已處于較高水平,分別達81.1%和86.7%。隨著綠色出行理念愈發深入人心,在加強人行步道和自行車專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外,新能源交通工具受到國人的青睞,車水馬龍間涌起一股股“綠色潮流”。
最亮眼的成就莫過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目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產量占全球電動汽車產量的一半以上。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約126倍,連續9年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今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正在成為市場主流。
中國新能源汽車不僅走進國內的千家萬戶,還走出國門,深受全球消費者喜愛,在多個國家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中位居前列。“中國電動汽車在設計理念、用戶體驗等方面擁有競爭優勢,得到消費者認可。”匈牙利薩佐德韋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爾坦如是說。西班牙媒體報道稱,中國新能源汽車質量上乘,幾乎一半的西班牙人會考慮購買中國汽車作為他們的下一輛汽車。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篇文章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在電動化轉型進程中表現突出,未來在電動汽車領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從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物流配送、郵政快遞,到機場、鐵路貨場、重點港口,新能源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為交通綠色轉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交通能源綠色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質量不斷提升。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上,國家鐵路局局長費東斌提到,9個型號的新能源鐵路機車已成功下線,今年將實施200臺新能源機車替代,推動老舊型鐵路內燃機車更新,減少燃油消耗。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副總經理吳榕新介紹,南方航空形成了飛機綠色飛行、節能減排、降低地面能耗、旅客綠色出行的綠色發展模式。近日,南航首班可持續航空燃料應用試點的商業航班于北京起飛,開啟南航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懷抱綠色愿景,中國正堅定不移地向著可持續的未來邁進。
惠及世界——
共同創造低碳未來
綠色不僅是中國發展的鮮明底色,更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增添亮色。李小鵬表示,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我們堅持“交通天下”,不斷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進可持續交通發展。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承諾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減排對全球的貢獻有目共睹,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特別顧問塞爾溫·哈特近日稱贊,中國為助力全球綠色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國際舞臺上綠色低碳轉型的領軍者、能源轉型國際合作的促進者、全球能源和氣候治理的貢獻者,中國在交通領域的國際合作表現十分卓越,正與各國攜手共創綠色交通發展新圖景。
憑借高科技產品與高水平工程,中國綠色交通發展正在惠及更多國家。
正在舉行的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一款全球首發的光伏儲能客運三輪車吸引眾多關注,這款車為充電設施不夠完善、但日照時間較長的國家而設計,收獲了不少海外訂單。
近年來,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快速增長,2023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為全球交通系統電氣化和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技術和設備基礎。正如基塞伊·佐爾坦所說,中國企業生產的許多高科技產品品質一流,具有價格優勢和服務優勢。
中國在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表現也十分亮眼。從中老鐵路的優化選線、強化環保,到中歐班列的節能減排、低碳貨運,再到中巴經濟走廊的清潔電能、資源節約……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持續深化務實合作,加快建設綠色絲綢之路。
近年來,中國技術、中國經驗也在全球舞臺上展現出強大的自信和影響力,吸引了海外目光。
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上,各國對中國推進可持續交通的技術合作充滿期待。據烏茲別克斯坦交通部部長伊爾霍姆·馬赫卡莫夫介紹,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展出了交通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烏茲別克斯坦是這些新技術的受益者。尼泊爾副總理兼財政部部長比什努·普拉薩德·鮑德爾談到,中國的可持續交通領域有非常卓越的技術和發明,尼泊爾作為友好鄰邦,希望能夠從這些卓越的研究和發展中受益。泰國電動汽車協會副會長素羅·桑尼表示,中國作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者,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指出,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的相關服務和支持,顯著提升了清潔能源技術在全球范圍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綠色技術的成本。
中國的綠色技術和經驗不止惠及發展中國家,也受到發達國家的青睞。近日,西班牙和挪威兩個歐洲國家的首相接連訪華,深化和拓展綠色合作是訪問期間的重要議題之一。挪威首相斯特勒在訪華期間說,中國近年來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發展迅速,挪方希望在綠色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擴大對華合作。
據德國《商報》報道,中國擁有大量充電技術專利,在專利申請方面的“數量和專有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中國汽車制造商、供應商、大學和初創企業組成的密集網絡在充電技術專利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寶馬、奧迪、大眾等車企正通過尋找中國供應商、與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研發新型電動汽車等方式開展合作。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參與引領全球交通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上,始終彰顯著大國擔當。
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部長論壇上,20多個國家交通部長分享了全球交通治理方面的經驗,發表了具有前瞻性和建設性的見解。會上,中國提出的《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發展愿景》(《北京愿景》),得到全體參會國家積極響應和支持。“加快全球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形成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方式,推動綠色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成為與會國家的共識。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次會議、首屆上合組織國際交通論壇……中國在交通發展領域與有關國家的交流合作持續走深走實。此外,中國還深度參與全球交通治理,在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海事組織等國際機構中,中國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交流的舞臺上,中國的方案卓有成效,中國的倡議擲地有聲。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不僅積極推動交通運輸向綠而行,也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新機遇,讓可持續交通成果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綠色出行之路,中國將越走越寬闊。嚴 冰 宋佳航 亓康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