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年,97%市民自覺踐行“新時尚”
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五年之際,最新公布的“成績單”反映了上海市民對“新時尚”的認同和踐行:今年前5個月,上海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分出量分別為7627噸/日、2.1噸/日、9111噸/日,干垃圾清運量為17060噸/日。與2019年6月的數據相比,“三增一減”效果顯著,濕垃圾增加70%、干垃圾減少17%。
目前,97%的市民已自覺履行垃圾分類義務,全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從《條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了95%。
環境更友好
《條例》實施前后,2.1萬個投放點經歷了一輪改造以適應新的分類要求,但它們中的一些在設計時欠缺考量,或者經過高強度的使用,如今老化破損。
徐匯區天際花園小區兩座垃圾箱房此前就有投放口的設計問題,干垃圾明顯多于其他三類垃圾,但投放口的數量和大小卻“一視同仁”。“晚高峰”時,擠在垃圾箱房前排隊,不少居民發了牢騷。
“當大部分居民養成了分類習慣,跟不上居民生活規律、滿足不了大家合理需求的規定應該有所調整。”徐匯區綠化市容局副局長曹丹俊表示,徐匯區正全面推進生活垃圾投放點的改造提升,讓分類投放的環境更友好。
經過改造,天際花園小區的垃圾箱房有了兩個干垃圾投放口,排隊問題緩解;體形較大的可回收物設專區分類堆放;所有投放口設自動感應開關,揮一下手,蓋板自動抬起,不再臟手;濕垃圾專設冷庫,“凍”住異味。同時,限時投放規則也變寬松了。以前早上、中午、晚間三個時段各開放3個小時,現在24小時都可以投放。
排放更低碳
垃圾分類除了讓小區環境更好,還能改善全球氣候?和平小區的曹英紅起初覺得這是遙不可及的“大道理”,直到走進老滬閔路上的碳匯科普體驗館。際霖環保項目經理徐明寬指著“舊物再生”小程序頁面說,他剛剛扔了3公斤舊書,按市場價可拿1.8元,同時收獲1.8個“碳積分”,還能看到這次分類投放減少了1.47公斤的碳排放。當攢到70個“碳積分”,可兌換一支140克的品牌牙膏。如果投放更多可回收物、減少更多碳排放,還能兌換肥皂、洗潔精、馬克杯、環保袋、收納盒、鋼筆等物品。
“垃圾分類減碳的意義重大,非常適用碳普惠來持續鞏固推進成效。”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畢珠潔表示,去年9月起,上海綠化市容部門聯合14家單位組成了政產學研團隊,形成的方法學已在主管部門備案,有待改進和論證。未來,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行為將得到碳減排的補償,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有助于構建一個新的垃圾分類價值認同閉環。
分類更精細
在許多推行垃圾分類的國外城市,分類的不斷細化和調整是必然趨勢。隨著公眾對垃圾分類意義、價值認知認同的加深,這一趨勢在上海開始顯現。
五年前,晶品購物中心還是城管部門突擊檢查發現混投垃圾的“差生”,五年后,這里蛻變為精細化分類典型。晶品購物中心物業服務中心負責人喬云恒介紹,目前商場內80多家商戶都支持把四分類升級為八分類,將可回收物細分為玻璃、金屬、塑料、紙、廢舊紡織品。為鼓勵精細化分類,商場允諾讓優秀商戶優先選擇電子屏幕廣告投放檔期,其他線上線下的宣發資源、評優獎勵也會向優秀商戶傾斜。
投放更方便、環境更友好、價值更凸顯,這些都是激勵精細化分類的重要因素,但核心“推手”是末端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的能力,它們有效運轉,才能讓公眾相信垃圾分類的努力“必有回響”,這樣構建的價值認同“閉環”才最堅固。
上海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是這樣做的:在收運端,嚴格“專車專運”,配置四分類清運車5000多輛;建成1.5萬個服務點、205個中轉站、14個集散場,推動資源回收體系有效運轉。在處置端,通過建設焚燒設施15座、濕垃圾集中設施9座,使每天的生活垃圾焚燒和濕垃圾資源化利用能力從2018年底的1.4萬噸增加到3.6萬噸,“十四五”末將達到3.9萬噸。2021年11月底,全市提前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