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生態環境> 環保報告>

構建山區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協同模式,助力我國山區高質量發展

2024-01-29 15:05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我國是世界山地大國,山地約占我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64.9%,承載著約3.3億常住人口,也是絕大多數少數民族的世居地。山區廣袤的國土面積、龐大的人口數量、豐富的自然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與巨大的發展潛力,使之成為支撐全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后花園”,同時山區的戰略地位也尤為關鍵。然而,山區特有的能量梯度特征,疊加近年來人類活動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加等諸多因素,導致以滑坡、泥石流、山洪和干旱等為代表的自然災害呈大范圍、高頻率、大規模等新的活動特點與致災特征情況出現,既威脅山區生態、環境與民生安全,還造成山區居民因災致貧、因災返貧,成為阻礙山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也使得資源富集的山區反而成為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區域。

因此,減輕山區災害風險將成為構建山區人與自然和諧共享格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專門成立了統領防災減災建設的國家減災委員會,并整合多個國家部委職責組建應急管理部,為我國應對復雜災害問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提供了高效的組織保障。我國還創新防災減災指導思想,提出了“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新時代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基本方針。近年來,我國防災減災科學迅猛發展,衍生出一系列自然災害風險協同管理的新思路與新理念,促使對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應急處置和基層防災能力顯著提升。據自然資源部統計,2022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各類地質災害905起,避免了2.5萬余人因災傷亡的可能;“十三五”期間因山地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比“十一五”期間減少了77.4%,成功保障了山區人民的安全。在城鄉統籌發展、土地流轉和脫貧攻堅等一系列政策的強力支持下,新時代我國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亦取得了諸多歷史性成就。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勝利,實現全面小康的根本性變化;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提升;產業結構顯著優化,現代化進程穩步推進。

盡管我國山區的防災減災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但我國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頻發的基本國情依然存在,自然災害高風險區與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區的空間范圍高度重疊,廣大山區面臨減災與發展雙重壓力,極為嚴峻的現實困境仍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長期脫貧攻堅實踐中,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問題引發了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亦有學者從地理協同論這一全新視角探究綜合災害風險防范,并給出了實現“人—地協同”的范式與路徑。然而,無論是從體制機制上還是意識形態上,均未從根本上實現將防災減災與以扶貧減貧為代表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事業相統籌,導致災害中高風險地區發生因災規模性返貧的風險仍然較高。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一步,我國廣大山區要實現這一目標面臨極大挑戰。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針對我國山區長期存在的災害風險管理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疏離和脫節問題,系統梳理當前災害風險綜合調控與山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提出山區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協同新理念;并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紅莫鎮熱水河流域為例,系統剖析全國首個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示范基地建設情況;最后嘗試提出在全國山區推廣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協同模式的具體路徑。希望相關研究成果對我國廣大山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直接參考,也有助于提高山區的統籌與治理能力,支撐山區安全與高質量發展。

山區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頻發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災史之長、災域之廣、災種之多、災情之重是世界罕見的。以山地災害為例,我國絕大部分山區均不同程度遭受過以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為代表的山地災害影響(圖1),并且部分山地災害呈鏈發性和群發性特點,造成嚴重損失。例如,2013年四川特大暴雨災害事件發生,汶川等12個縣(市)出現群發性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造成200余人死亡失蹤,30%—40%房屋受損,2.8萬畝耕地滅失,大量基礎設施受損,直接經濟損失400多億元。2020年6月26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北部山區暴發大規模山洪泥石流,2 100戶共9 880多人受災、22人遇難,1.5萬畝農作物受災,174戶共661間房屋嚴重倒塌,大量基礎設施及特色產業遭到嚴重破壞,直接經濟損失7.38億元;在本次災害中,87戶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受災嚴重,涉及貧困人口417人,家庭資產損失353萬元。

山區減災亟待突破傳統上以巖土工程措施為主的防災減災理念,構建致災風險綠色調控技術與模式,支撐山區綠色發展?,F有以工程措施為主的防災減災體系雖然在減輕災害損失方面成效顯著,但巖土工程的設計與布局往往較少考慮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要素的影響和作用,進而導致工程措施減災效益受巖土工程壽命制約,嚴重影響減災效益的持續發揮,而生態工程措施的減災效益持續性隨著時間增加而增強,很好彌補了巖土工程措施的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在科學認知災害形成與致災機理的基礎上,將生態工程措施與巖土工程措施科學配置、充分發揮各自減災效益,形成科學、高效的風險防范技術與模式,以便整體提升減災措施的防災減災能力,促進區域生態環境好轉,滿足服務“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國家需求。

山區特色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且未能與防災減災需求密切結合,成為制約山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障礙。脫貧攻堅期間布局的產業項目絕大部分集中在具有相對資源優勢的傳統種養農業領域,并且大多參照周邊區域的種養品類和經營模式,而具備地域特色和高附加值的優勢產業并未得到充分發展,導致產品同質化、市場價格偏低、銷售困難等諸多問題,使得農戶增產不增收,農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一些地方的村集體經濟薄弱,扶貧資金投入小而散,前期培育的特色產業和拳頭產品多少帶有短期性特征,致使產業難以做大做強。對特色產業的規劃布局通常較少考慮面向全流域的防災減災需求,導致產業發展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的韌性不足,也對全流域防災減災缺乏實質性貢獻。

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之間長期疏離脫節,造成資源極大浪費,亟待探索兩者間的協同機制與模式。受我國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頻發的基本地理國情影響,保安全與促發展成為全國絕大部分山區面臨的共性任務,尤其防災減災救災作為山區保安全的主要內容,往往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嚴重阻礙了促發展目標的實現。以森林火災和山地災害中高風險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為例,各級地方政府基本上處于“上半年防火,下半年防汛”的工作狀態,基層人員任務繁重,人民群眾致富困難。對于中高風險山區而言,亟待將災害風險管理能力提升、生態環境改善與特色產業發展相協同,研發出山區致災風險綠色調控技術、山區生態環境改善技術、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技術集于一體的災害風險綠色調控關鍵技術體系,形成生態措施與工程措施協同、災害風險綜合管理與區域可持續發展協同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技術體系與模式,以滿足小流域中上游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升與特色產業發展、中下游鄉村振興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山區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協同理念

吳傳鈞院士提出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強調地域功能性、系統結構化、時空變異有序過程,以及人地系統效應的差異性及可調控性,成為開展地理格局形成與演變規律綜合研究的理論基石。人地協調論是在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主張分析人與環境間的密切關系,以謀求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之間的和諧統一。對于災害中高風險山區而言,各類自然災害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災、地、人三大要素共同構成區域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核心要素。為此,綜合考慮災、地、人三大要素,提出“災—地—人”綠色協同理論與方法體系,既是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也更有助于探究災、地、人三大要素間的協調互饋關系,滿足災害風險綠色調控的現實需求,支撐安全山區、富裕山區和美麗山區建設(圖2)。

相對于人地協調論而言,“災—地—人”綠色協同理論更加強調維系山區災害風險綠色調控的綠色本源,綠色是山地系統的生命所在,解決山區安全與發展問題的關鍵在于生態建設和綠色發展。具體而言,針對“災—地—人”不同對象,可從綠色減災工程(“災”要素)、綠色產業發展(“地”要素)和風險綜合管理(“人”要素)這3方面促進內外部協同,進而實現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的終極目標。內部協同。綠色減災工程強調生態—巖土工程協同治理、監測—預報協同預警,通過系統化的災害治理工程、監測預警工程、土地整理防護工程等多種途徑,實現災害風險綜合調控,新增安全可利用的生產生活空間。綠色產業發展注重各類產業布局空間協同、產業類型協同和保護與開發協同,通過開展綠色產業規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災毀跡地可持續開發與利用、構建綠色減災產業模式體系等,實現產業融合發展。風險綜合管理注重各項管理措施間的協同,通過研發多層級、跨部門、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災害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注重風險信息管理,開展安全社區建設等,提升基層政府的災害風險管理水平,提升普通民眾的災害感知和應對能力。外部協同。強調三者間互促共進,即災害治理維系綠色產業發展和社區安全,綠色產業發展減少災害物源和提高經濟收入,風險管理提升居民的防災減災與綠色發展的意識與能動性(圖3)。

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關鍵協同技術

基于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理念的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

目前,我國正在努力推行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的國土空間治理能力建設,力爭到2025年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實現全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對于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頻發的廣大山區而言,亟待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全過程中融入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理念,不僅需要在“雙評價”中重點考慮自然災害因素對人居環境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還需要將綠色協同理念貫穿應用至國土“三生空間”布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劃用地結構配置等多場景,并科學診斷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度。該過程涉及的關鍵技術包括小流域災害風險評估技術、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估與優化技術、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規劃技術、國土空間開發利用度診斷技術等,以便從規劃層面保障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

生態措施與巖土措施協同的綠色減災工程關鍵技術與模式

突破已有減災工程中以巖土措施為主、生態措施為輔的理念,以山區小流域為基本單元,基于生態工程與巖土工程協同的小流域固坡—消能耦合的綜合減災原理,構建“坡面—溝道—流域”跨尺度生態工程與巖土工程協同調控技術與模式(圖4)。坡面尺度。主要技術與模式包括基于植物和人工構筑物組合攔擋的緩沖消能防護技術、基于喬木根系固土護坡的坡面細溝侵蝕防護技術、抗滑樁/喬木加固邊坡優化技術等,有效控制坡面物源進入溝道,實現護坡減沙。溝道尺度。形成上游的巖土攔擋工程、中游的階梯—深潭結構消能系統、下游的植被過濾帶生物工程相結合的生態—巖土協同減災配置模式,減輕溝道侵蝕下切,實現逐級調控消能。流域尺度。災害形成區以抑制固體物源指數效應為目標,流通區以物質與能量逐級調控為導向,堆積區以均衡輸沙、均衡停淤為原則,集成“形成—運動—堆積”不同過程的生態—巖土協同減災體系,實現小流域致災風險生態—巖土工程綜合防控。

風險綜合管理關鍵技術與模式

災害風險綜合管理是一項在防災減災中至關重要的非工程措施,與上述綠色減災工程共同構成綜合減災體系,對于保障山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安全、促進區域綠色發展尤為關鍵。社區是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最基本的社會單元,可從組織管理能力建設、居民意識能力提升、安全技術保障、基礎設施改善和房屋安全設防等方面入手,構建安全社區運行管理模式,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圖5)。組織管理能力建設。內容包括體制機制、應急隊伍、應急預案、物資儲備等。居民意識能力提升。內容包括防災減災教育培訓、臨災應急演練等。安全保障技術。主要包括應急疏散路線設計與避險場所規劃、災害警示標識牌布局、醫療救護關鍵技術、虛擬現實技術(VR)模擬災害場景應用等。基礎設施改善。主要包括道路升級改造與養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社區防護林工程、醫療救護站建設等。

房屋安全設防。主要包括外墻保護工程、室內安全工程等。

綠色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與模式

破除傳統行政邊界限制,以小流域為基本單元,基于立體地形特征,從產業空間布局、產業類型選擇、保護與開發關鍵技術研發等多方面探究山區綠色產業發展的路徑與模式(圖6)。各區域的產業布局均需要科學診斷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的適宜范圍和適宜程度,要點在于實現減災與產業基礎設施共建,走產業融合發展道路。河谷區是發展特色產業自然稟賦最優良的區域,也是受各類山地災害影響最嚴重、最直接的區域。重點研發以泥石流灘地和沖洪積扇為代表的災毀跡地的修復與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與模式,包括與綠色減災工程有機結合的土地整理防護技術、土壤修復技術、表土層保水技術、保肥節肥技術等,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高效現代農業產業,如糧經復合產業、花卉產業、綠色水產養殖產業等。二半山區是多種山地災害的形成區和流通區,也是梯田臺地的主要分布區域,對該區域實行保護與開發并舉尤為關鍵。建議依托“坡改梯”等土地整治工程項目,倡導橫坡耕作綜合技術體系,重點發展具備較強固土護坡功能的喬灌類經濟林果作物,適度發展圈養型養殖產業,探索以“豬—沼—果”“果—草—畜”“果—藥—禽”等為代表的綠色種養循環農業模式。此外,對于森林火災中高風險山區,還可在二半山區溝道系統內合理選址布局一系列小型塘庫系統,以實現防火、灌溉和減災等多重功效。高山區是泥石流災害的主要物源區,水源涵養功能關鍵,同時也是發展生態養殖和林下經濟的優良場所。建議發展適度規模的綠色養殖產業和經濟林果產業,研發高山生態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將其打造成保障全流域安全的關鍵生態屏障。

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模式示范

依托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工程”項目“氣候變化條件下山地致災風險綠色調控關鍵技術與示范”,選取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紅莫鎮熱水河小流域為示范區,通過全面摸排該流域防災減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問題與需求,基于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理念,編制了《涼山州喜德縣紅莫鎮熱水河小流域減災與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方案(2020—2035年)》,研發了一系列生態—巖土綠色減災工程技術、安全社區工程技術和綠色產業技術與模式,并全部應用于示范區,力爭將其打造成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全國首個綜合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協同示范區。

示范區概況

熱水河為安寧河左岸一級支流,主溝長28.08公里,平均縱比降67‰,流域面積163.22平方公里,屬低中山地貌類型,整體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地勢特征(圖7a)。流域發育有支溝19條,支溝泥石流非?;钴S,每年皆有不同規模的泥石流發生,屬典型的高頻泥石流溝,對民生安全和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害(圖8)。該流域主體屬于喜德縣紅莫鎮,下轄9個行政村,共有農戶2 470余戶、合計9 950人,以彝族為主,屬于典型的漢彝民族融合區。土地利用類型以林地、草地和耕地為主,分別占52.31%、22.06%和20.70%(圖7b),產業以傳統農業為主。

示范目標

通過在熱水河小流域內協同開展生態—巖土減災工程、綠色產業工程和安全社區工程,力爭實現防災減災效益、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多目標最優。防災減災效益目標,包括災害規模減小30%、災損降低50%以上、高風險區減少40%,工程減災措施時效延長50%以上,保障流域內外10 000余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社會效益目標,包括新增經濟效益1億元,當地居民收入提高1—2倍,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受益7 000人次以上。生態環境效益目標,包括植被覆蓋率提高20%,生態環境功能提升30%以上,小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

示范內容

編制綜合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示范區建設規劃方案。厘清示范區的“災—地—人”協調互饋關系,研發基于小流域災害風險評估技術和國土“三生空間”適宜性評估與優化技術,綜合協調生態—巖土工程措施、安全社區建設和綠色產業發展的小流域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規劃方案,系統解決中高風險山區減災與發展協同的問題。基于上述技術體系,主要從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測預警工程、土地整理工程、綠色產業工程、安全社區工程、美麗鄉村示范和體制機制建設7個方面對熱水河流域進行全域規劃,編制《喜德縣熱水河小流域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示范區建設規劃方案》(圖9)。該規劃方案已于2021年9月通過喜德縣人民政府等多部門專家論證,核心技術與內容被納入《安寧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和《四川省安寧河流域土地整治綜合規劃(2022—2035)》,引領安寧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巖土措施協同減災示范工程。基于對熱水河流域19條支溝全面開展山地災害危險性摸排和評價,分別在流域左右岸篩選出災害風險最高、治理難度最大的分叉溝和魚兒溝開展綠色減災工程示范。分叉溝。面積1.13平方公里,針對該流域特點重點開展“階梯深潭消能系統+生態護坡+防護林組合”的生態—巖土優化配置減災試驗性示范,示范技術包括在上游實施滑坡后緣喬木加固邊坡優化技術,在中下游實施21級階梯深潭消能結構與溝道防護林優化配置技術,在溝道內配置實施了喬灌草生態防護優化配置技術和S型植物壩優化配置模式等(圖10a)。魚兒溝。面積9.20平方公里,針對該流域特點采用“源頭阻水+調蓄消能+護坡減沙+規流疏導”的治理思路,重點開展“生物谷坊+透過型攔擋+非對稱式排導”組合的生態—巖土協同減災試驗性示范(圖10b)。除此之外,引導實施土地整理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有效疏通了熱水河主河道,并新增優質耕地780余畝。

綠色產業示范工程。針對該流域災毀跡地(泥石流灘地和泥石流沖積扇)分布范圍廣、利用難度大,并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和景觀破壞等突出問題,重點開展了泥石流灘地改良與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試驗示范、泥石流灘地綠色高效水產養殖關鍵技術試驗示范,泥石流沖積扇“果—草—禽”復合農業模式示范(圖11)。泥石流灘地改良與可持續利用示范。通過布設多種客土模式,結合引洪淤灌技術,系統解決灘地土壤培育問題;研發植物根系調水技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結合地下水位雍高試驗,解決灘地保水問題;基于豆科綠肥間套作模式,結合堆肥技術,解決灘地土壤培肥問題;通過試種果桑、脆李、沃柑、無花果、金銀花等多種經濟作物和耐淹作物,提升泥石流灘地生態和經濟效益。灘地綠色高效水產養殖示范。通過協同上游分叉溝治災工程科學選址養殖基地,結合“魚+稻(菜)”共生技術、養殖尾水生態化處理技術等,破解安全與控污難題;研發尾水回收利用系統,保障養殖基地的水源問題;引進太陽能清潔能源、打造“特種水產+生態觀光”農業模式,保障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泥石流沖積扇“果—草—禽”復合農業模式示范。通過布設多種“果—草”間套作模式,促進上游生態保育;研發智能化移動雞舍和綠色養殖技術,提高避災能力與生產效率;創新微型農場管理機制,實現生產與管理全過程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

安全社區示范工程?;跒暮Π咐治雠c社區現狀實地調研,識別社區風險管理的關鍵環節及其瓶頸,研發災害風險管理關鍵技術,開展災害風險教育培訓與演練,進而構建安全社區建設模式。重點研發如下關鍵技術:結合地方特色,融入彝族文化元素,設計了獨具涼山州特色的災害標識標牌;研發了集災害科普與臨災疏散指引于一體的“災害智慧標識互動導視系統”;基于華為移動服務(HMS)生態開發了山地災害教育培訓VR場景及“安全圈”應用程序(APP);通過開發特色課程、編制山地災害風險教育培訓手冊、開展特色技能培訓與應急演練等多種方式,探索了防災減災與安全教育的新途徑。上述關鍵技術示范應用于熱水河流域的核心社區桃源村,顯著提升了當地民眾主動防災減災意識與能力,集成安全社區建設技術,推動桃源村成功申報國家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體制機制建設。基于國際防災減災趨勢和我國最新的防災減災戰略部署,結合示范區山地災害風險管理現狀,構建了多層級、全過程、多主體參與的山地災害風險管理機制,研發了多元化災害風險轉移模式,并與中再巨災風險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達成災害保險合作意向。重點構建了以示范社區桃源村為核心基礎,喜德縣、紅莫鎮協同指導,企事業共同參與的山地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即圍繞社區、鄉鎮、區縣、企事業關注的焦點,從災前、災中、災后3個階段闡述多元主體參與山地災害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和關鍵途徑(圖12)。示范區體制機制的建設實踐有助于實現社區災害風險管理的參與主體多元化、參與方式多樣化、參與度和參與能力提升,實現風險管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機結合,有力促進當地防災減災。

示范成效

項目組通過開展熱水河小流域減災與特色產業發展協同示范全域規劃,重點實施多項示范工程,顯著改變了示范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面貌,較好實現了預期目標。開展重點支溝生態—巖土減災工程協同示范,結合河岸整治工程構成綜合減災體系,保障了中游寬谷區上千畝耕地安全與10 000余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極大降低了災害風險。引導開展土地整理工程新增耕地780畝,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1 270畝;協調地方政府和企業落地6項示范工程,總投資超過1億元。通過研發一系列泥石流災毀跡地的改良與可持續利用關鍵技術與模式,實現災毀跡地的資源化利用,在助推農戶增收和帶動勞動力本地就業等方面效益顯著。通過研發一系列災害風險管理關鍵技術、新增多項軟硬件基礎設施、基于VR開展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和演練活動等,顯著提升了基層政府的災害風險管理水平和社區居民的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及應對能力,直接受益超8 000人次。綜合示范區建設項目被正式確定為安寧河流域土地整治精品工程,示范社區桃源村成功申報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理念被正式納入《安寧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和《四川省安寧河流域土地整治綜合規劃(2022—2035)》,確保示范成果“留得下、推得開”。

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模式推廣

推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現階段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助推廣大山區同步邁向現代化的迫切需求。盡管我國提前10年完成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創造了世界減貧歷史奇跡,但防止規模性返貧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由于山區自然條件局限和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等因素,相對于平原地區而言,山區發展仍然存在明顯差距。破解減災與發展協同難題、探索創建中國式山區現代化道路、隨全國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山區3.3億人民的美好愿望,同時也是補齊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短板、破解我國當代主要社會矛盾的一項牽動全局的戰略舉措,對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對全球山區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引領和示范價值。

貫徹統籌發展和安全理念,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客觀需求。保安全與促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長期面臨的2項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統籌發展與安全問題,圍繞發展和安全辯證統一關系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我國山區長期存在災害與貧困非良性耦合、減災與發展未統籌兼顧的問題,這實質上反映出政府各部門之間長期存在的碎片化管理問題和綜合治理能力不足。鄉村振興新征程中,迫切需要創新山區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模式,以新理念、新模式協同推進山區減災與綠色發展事業,真正實現除害與興利并舉。

廣大山區正在推行的多項重大戰略舉措,為協同模式推廣創造了現實條件。在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的主旋律下,踐行“兩山”理論、推進高質量發展正成為當前廣大山區實現綠色跨越的關鍵舉措。鄉村振興戰略將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作為其5項總要求之首提出,客觀上也為易災山區協同推進減災與發展事業提供了寬廣的前景。廣大山區正在推進的以國土空間規劃、鄉村振興規劃、村莊規劃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規劃方案與各類示范村建設工程,均為根植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理念與協同模式創造了現實條件。

協同模式推廣建議

山區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模式破除了行政邊界限制,強調多主體參與和跨部門協同。然而,由于不同區域的自然災害特征和特色產業發展條件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減災與發展協同模式具有較明顯的地域性特征。為此,建議分區域、分層次、分批次,按照由點到面再全面鋪開的總體方針,有序推廣該協同模式。具體而言,可參考中國山洪一級區劃成果,按照九大區域在全國山丘區范圍內試點推廣。協同模式推廣過程中,建議重點開展以下4方面工作。 甄選最優模式。梳理總結各區域現有的減災與發展協同模式,科學評估各模式的“減災—社會—經濟—生態”綜合效益,甄選最優模式,并基于綠色協同新理論研判各模式的短板及其提升策略,明確各模式的適用條件與適宜推廣范圍。編制規劃方案。將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理念深度融入各類規劃方案,對于已完成編制主要規劃方案的區域,建議補充編制減災與綠色發展協同示范區建設規劃方案。 打造示范樣板。依托各類示范村建設項目,集成應用各類綜合減災與產業發展協同技術與模式,建設示范樣板,促進應用推廣。 夯實制度保障。構建綠色發展協作機制,形成制度保障。完善省、市、縣、鎮、社區等多層級政府聯動管理和協調機制,構建統籌發展改革、應急管理、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林草、水利等跨部門綠色發展協作機制,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災害風險防控、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工程等工作,改變過去“九龍治水”的狀態,聚焦一張藍圖,匯聚多方資源,凝心聚力,久久為功,形成科學高效的綠色發展保障機制。

(作者:李明、劉勤、王玉寬、柳金峰、陳容、孫昊、張建強、陳劍剛、鄒強,中國科學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崔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巴基斯坦地球科學研究中心;高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第寶鋒、譚春萍,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后重建與管理學院;祁生文,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徐夢珍,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編審:楊柳春。《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