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止不良商家借霧霾發“昧心財”,既要盡快出臺行業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加大監管力度,消除市場亂象;也要鼓勵、引導創業創新者緊跟消費新需求,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
12月14日,一股冷空氣吹走了持續多日的霧霾,華北天空再現晴朗,人們終于可以放心地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霧霾散去,防霾用品市場卻依舊火熱,我的一位朋友這幾天一直在刷屏電商,她想買的某款空氣凈化器,已經在網上賣斷貨了。
我國中東部地區多次出現大范圍霧霾,口罩、空氣凈化器等防霾產品成為不少民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一些店鋪的口罩甚至出現脫銷,北京、上海等地的空氣凈化器銷量也陡然激增。一些商家反映,木耳、百合這些有潤肺功能的食材,銷量也較前些年有很大增幅。難怪微信朋友圈一句戲言“誰能想到做口罩的也有發財這一天”,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防霾消費”升溫,卻有商家動起了歪腦筋。在商場、超市乃至便利店,具有防霾功能的商品一下子多了起來,有宣稱“可修復被PM2.5損壞的皮膚細胞”的化妝品,有聲稱可清肺、排毒、防PM2.5的保健品。網上各路“防霾神器”就更多了,如防霾3D口罩,防霾眼鏡、帽子、戶外用品,等等。
這些所謂的“防霾神器”真的有效嗎?霧霾的主要成分是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一般的防護用品很難抵擋。醫學研究早已表明,PM2.5對人體呼吸系統的侵蝕往往是不可逆的,傳統上能夠清肺、排毒的保健品,也無法真正將其清除。整體上看,眼下市面上的“防霾神器”起不到防霾的效果,賣的大多是噱頭。
不具有防霾功能的產品,為何能夠借霾生財、大行其道?一方面是消費者防護意識提高了,面對重霾,對商家的宣傳“寧可信其有”;另一個原因是大量防霾產品誕生之際,相關技術標準和監管措施未能有效跟進,讓奸商乘機鉆空子大撈一票。
拿口罩來說,《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今年6月份已經發布,但哪些材質、型號的口罩能防霾?哪些品牌的口罩防霾效果較好?哪些企業是夸大其辭?相關部門和行業組織既無廣泛宣傳,也沒有開展市場監管,消費者只能跟著感覺走。日前,媒體報道上海一次查獲了十幾萬只假“防霾口罩”,檢測顯示,這些口罩不僅起不到防霾效果,還會危害人的健康。這種狀況真令人擔憂:目前有多少人,在遭受著天氣霧霾和市場陰霾的雙重侵害呢?
驅散防霾用品市場的“陰霾”,要出臺防霾產品標準,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同時加大監管力度。新修訂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今年9月份已經發布,制定標準是一個好的開端,之后還需要職能部門嚴格執法,督促企業提高質量意識,使產品的防霾功能達標,讓老百姓花錢物有所值。此外,還要通過打擊虛假宣傳和假冒偽劣產品,讓那些做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的商家吃不了兜著走,以整頓市場秩序,維護好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應該看到,“防霾消費”雖說透著無奈,但其中也蘊藏著市場機遇。短時間內消除霧霾并不現實,還得在提高防護效果上想辦法,這有賴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以及醫學不斷進步。國家需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引導創業創新者緊跟消費新需求,增加投入、加快研發、增加供給,在為百姓提供更好防霾產品的同時,也能積累技術和經驗,做國際防霾產業的領軍者。說白了,霾之苦咱們不能白受,得留下點硬本事。
更進一步,“防霾消費熱”也折射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們對健康消費越來越重視。眼下,除了新鮮的空氣,清潔的水、放心的食物、沒有化學殘留的衣著和居家用品……這些與人們健康息息相關的商品,只要效果實實在在,都備受消費者青睞甚至供不應求。在居民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健康等產業有許多市場空白亟待填補,其前景猶如霧霾散盡的碧空,引起人們的美好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