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協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指導溫江、郫縣、都江堰、新津開展農村連片整治示范區建設。推動成都與德陽、綿陽、資陽、眉山簽署了秸稈綜合利用區域合作和禁燒聯防聯控工作協定,完成秸稈禁燒片區督查任務,共商聯防大氣污染。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環保工作副市長為指揮長的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定期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督辦各項措施完成。市級相關部門和各區(市)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天府新區管委會建立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工作機構,各成員單位制定細化相應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并報指揮部備案。
為保證財富論壇、華商大會等重要會議期間全市空氣質量,市環保局牽頭組織成都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和成都氣象臺等單位定期召開空氣質量保障專家會商會議,技術人員針對成都市近年同期水平以及近30天、過去24小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進行深入分析,形成了大量圖文分析結論。
大氣環境監測超級站、12369環境投訴舉報受理處置中心建設進展順利,啟動建設大氣環境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及第三代空氣質量模擬平臺,完成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一期建設,成立了市環境應急指揮保障中心、市機動車尾氣監控中心。
■環境安全與監管
全市加強環境風險防控管理。編制成都市環境應急指揮保障中心建設方案,制定了財富論壇、華商大會等重要會議期間環境安全保障方案,指導區(市)縣開展環境應急演練24次,成功處置環境應急事件9起,受理并查辦環境信訪投訴1.2萬余件。
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完成中心城區和郊區(市)縣城飲用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報請省政府批準了金堂等5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完成城鎮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工程2.01萬米。
加強工業污染防治。積極推進工業企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累計完成清潔生產審核258家,有效提升了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大力開展化學品生產企業調查,建立了181家化學品生產企業污染排放數據庫。大力開展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指導涉一類重金屬排放企業安裝在線監控設施87臺(套),省控重點區域提前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嚴格新建項目重金屬減量置換、等量置換和總量控制。印發了2013年全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危險廢物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安全轉移危險廢物17.8萬噸。修訂成都市輻射安全監督檢查5項規范和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綜合運用現場執法檢查、遠程在線監控等手段,加強對治污設施的監督管理。會同市發改委等8部門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開展中心城區主要出城通道及繞城高速周邊“冒黑煙”專項整治,查處違法焚燒點源和排污企業124個;與周邊地區開展了秸稈禁燒、環境應急等環境監察區域合作;對錦江等8個區(市)縣開展了執法稽查,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77家。開展了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秸稈禁燒、環保模范城市復核、整治違法排污單位等專項督察,督促整改300余處(次)。
積極推進12369環境投訴舉報受理處置中心和空氣監測子站升級改造建設,開通了“成都環保”政務微博和手機報,策劃開展了“環保大使、小使者在行動”等大型公益活動。
直擊
政策與服務
■嚴格環境準入
成都市緊緊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四川省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成都市不再審批新建鋼鐵、水泥、焦炭、有色冶煉等高污染項目及燃煤電廠;嚴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作為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以總量定項目,新建排放大氣污染物的項目實行區域內現役源2倍量替代;對火電、鋼鐵、水泥、有色、化工等行業以及燃煤鍋爐等項目,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落實環保部《關于深入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通知》精神,組織對“雙超、雙有”等重點企業開展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將30家涉氣重點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評審納入了市委、市政府對區(市)縣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