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新聞提示
昨天(2月18日),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生態文明建設。記者從現場獲悉,備受關注的《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金陵石化及周邊、大廠、梅山、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工業布局調整方案初定;今年排水達標區創建將正式啟動……一批事關百姓生活、城市發展的生態“利好”正不斷釋放。
生態紅線區域占全市國土面積24.75%
核心區禁止一切形式開發建設
市環保局局長包洪新在介紹即將出臺的《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核心內容時透露,我市將劃定包括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紅線區域13類104塊,總面積1630.04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24.75%。
同時劃定了生態紅線一級和二級管控區,其中一級管控區是生態紅線核心區、禁止開發區,嚴禁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管控面積341.09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18%;二級管控區是生態紅線嚴控區、有條件的限制開發區,管控面積1288.9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19.57%。
該《規劃》一旦出臺實施,一級管控區內的建設項目,將一律叫停并限期拆除搬遷;二級管控區內的開發建設項目評估后,體量過大的壓縮規模,布局不合理的調整布局,對生態環境有影響和破壞的,將限期整改并整改到位。
“規劃時,我們把飲用水安全、主要山體水體保護等與群眾環境需求緊密相關的生態紅線區域作為管控重點。”包洪新說,全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長江、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主要自然水體,及紫金山、棲霞山、幕府山等重要山體,均納入生態紅線保護。同時,在江寧、六合、浦口、溧水、高淳等美麗鄉村片區,也劃定了相當比例的生態紅線區域。《規劃》還充分考慮了與城市總體規劃等現有規劃的協調銜接。
據悉,為把《規劃》圖上的“線”變為地上的“界”,13類生態紅線涉及的農林、水利、國土、園林、住建、旅游、環保和規劃等行政責任單位,接下來還將根據《規劃》制訂相應實施細則;建長效保障機制,擴大生態補償類別,提高資金補償標準;制定《南京市生態紅線區域保護監督管理考核辦法》;市人大常委會對保護生態紅線形成決議,確立生態紅線法律效力,讓生態紅線真正成為一條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調整金陵石化及周邊、大廠、梅山、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工業布局
到2025年左右,四大地區工業全退出
市經信委主任謝志成介紹了備受關注的金陵石化及周邊、大廠、梅山、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工業布局調整方案。據悉,目前這四個地區面積112.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積1.7%,其中工業用地3954公頃,占四個地區現狀用地的35.1%。
四大地區工業布局調整的目標是,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四個地區的產業轉型和城市功能轉變。到2025年,四個地區年綜合能耗與2012年相比下降80%以上,原煤消耗減少1500萬噸左右,下降95%以上;污染排放與2012年相比下降90%以上。排放不達標、污染擾民的裝置和企業將堅決關停,具備搬遷條件的盡快搬遷,最終四個地區工業全部退出。
搬遷企業騰出的土地空間,以政府規劃、投入為引導,引進各類社會資源,在四個地區發展以科技研發、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都市型產業。大廠、梅山地區打造成化解產能過剩示范區、傳統重工業基地改造示范區;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打造成轉型升級示范區;長江大橋片區打造成現代化濱江商務區,實現由傳統重化工業向產業高端化和現代服務業的根本性轉變。
整治將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14—2015年),推進四個地區中小企業整治,制定四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總體方案,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關停和搬遷,重點骨干企業搬遷改造協調取得實質性進展。
第二階段(2016—2018年),全面啟動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四個地區中小企業基本全部關停。
第三階段(2019—2021年),推進重點企業搬遷項目建設,長江大橋地區全面建成下關濱江商務區和濱江風光帶。
第四階段(2022—2025年左右),四個地區工業全部退出,全面完成四個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此稿件為延展閱讀內容,稿件來源為: 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