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曾在七年前提出許多全球最嚴苛的環境目標的歐盟近日表示,在修訂其長期環境目標的過程中將更多考慮工業界和變化中的經濟狀況。上周,歐盟委員會提出了203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降低40%的目標。
經歷了數年的經濟動蕩、萎靡不振的增長率和高漲的能源費用后,歐盟希望新目標能在對抗氣候變化和給工業界更多運作空間這兩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2007年歐盟提出了“三位一體”的環境目標――202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降低20%;可再生能源使用份額達20%;能源利用率增加20%。這次歐盟針對2030年的新目標相對而言將簡化許多。
雖然新的目標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討論氛圍也趨于理性,但它仍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能達成。2030年碳排放量降低40%的目標依然高于其它工業國家。
一位參與相關政策文件起草工作的歐盟官員對《悉尼先驅晨報》說,他認為歐盟確實不能再像2007年那樣好高騖遠了。他說:“我們有領導的責任,但我們不能完全依靠自己完成一切。”
歐盟向現實低頭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幾個主要貿易伙伴都沒能完成他們在對抗氣候變化行動上做出的承諾,另一方面是由于歐洲工業界的游說。許多大型公司和能源企業表示,過于嚴苛的環境目標會將商業機會趕出歐洲,降低歐洲的競爭力。微乎其微的經濟增長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讓這個說法在布魯塞爾找到了一席之地。
本月,來自歐盟工業界的一些企業高管在給歐盟委員會的一封信中寫道:“在能源價格已經沒有競爭力的情況下,企業無法承受開發能源去碳化技術所需的高昂成本?!?/p>
這封信要求歐盟設立“單一、實際的目標”,同時將工業發展目標包含在內。簽署這封信的包括來自巴斯夫公司、陶氏化學公司和阿塞洛米塔爾鋼鐵集團等企業的14位高管們。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環境學教授羅杰?皮爾克(Roger Pielke)說,經濟成為設定環境目標的主導可謂是“鐵律”。他在《氣候困局》一書中寫道:“當針對經濟發展的政策與針對減排的政策碰撞時,勝者總是經濟發展這一方。”
歐盟態度的變化也引來了不少反對聲,歐盟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德國就是其中之一。正在從核能轉向可再生能源的德國希望不僅有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還要有針對每個成員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而不是歐盟委員會預計將提出的面對全歐盟范圍的寬松目標。
新的減排目標將成為歐盟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談判的基礎。2015年將是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后《京都議定書》”的最后期限。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數據,只有設定40%的減排量才能阻止全球氣溫比工業前時代升高2攝氏度以上。聯合國氣候變化專家說,升溫如果高于2攝氏度,將導致海平面急劇上升等災難性的后果。
許多科學家都同意歐盟委員會的分析,甚至提出40%的減排量還不夠,他們認為2030年歐盟應達到50%的減排量。
歐盟將在三月和六月的高峰會上對新目標展開討論,并可能在明年初形成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