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茂名電白縣陳村海水入侵監測點旁邊,枯黃土地已經荒廢。
世喬村許信華家水井出現輕度海水入侵。
“海平面上升和地下水過量開采,是造成濱海地區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由于局部地區海水入侵加重,導致土壤含鹽量升高,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鹽漬化。”
——摘自《2011年中國海洋環境公報》
每逢臺風漲潮,世喬村村主任許文強就特別緊張。
人類與海水的“爭地運動”,在湛江這個海邊村莊從未停止:一方面,臺風引起海潮暴漲漫沒農田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另一方面,由于村民超采地下水,海水也透過地下的漏空而漸漸侵入土壤。
世喬村的情況并非孤例。我國從2007年末開始在沿海各省份開展海水入侵和鹽漬化試點監測,包括廣東在內的11個省份的沿海地區均發現入侵情況,不少區域因此出現土壤鹽漬化,耕種能力大為下降。
各地凸顯的共同困局是:在人類以采集地下水、引海水養殖等方式孜孜不倦地攫取水資源后,失衡的海水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逆襲”。它的進一步入侵又逼迫人們尋找更多的淡水資源,死結在如此循環中似乎一直難解。
內因
地下水超采陷惡性循環
一方面,海水入侵造成飲用水井越打越深,另一方面,地下水超采造成了海水入侵加劇,難解的循環已在當地成為死結
到底是什么造成海水入侵?
除自然因素外,2007年湛江剛開始監測海水入侵時,就分析原因主要是“超采地下水和海岸上修建蝦池”。
在尋找監測斷面時,湛江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站長楊鋒特意選擇了世喬村,“監測需要抽取井水,世喬村的地下水井很多,已經到了超采的程度,海水入侵會比較容易監測。”
在沿海地區,如果地下水位下降,低于海水水位,海水就會回滲進內陸地下淡水層。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抽出來的地下水變咸了。而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過量抽取地下水。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薛禹群看來,海水入侵一個重要原因是“人為超量開采地下水造成水動力平衡的破壞”。
記者在實地采訪中也佐證了這一觀點,世喬村共有600多戶人家,卻密集地打了400多口井。村書記許教忠回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村里打井的速度增加。
原來打的淺井漸漸取不到淡水,只能越打越深,“從一開始的幾米,到十幾米,現在幾十米的井都很難取到淡水了,只能做灌溉用,現在打的井都要將近100米。”許教忠還有點得意地稱,現在他家的井是全村最深的,水質最好,他還在呼吁村民多打深井。
一方面,海水入侵造成飲用水井越打越深、越打越多才能滿足需求;另一方面,地下水的超采又造成了海水入侵的加劇,這種難解的循環已經在當地成為死結。
“沒有辦法,農村用水不像城市,井水不用收費,‘村村通’飲水工程也沒有通到這里來。”當地海洋部門的一位干部頗感無奈。
除了打井,將農田改建成魚蝦養殖池也是當地應對海水入侵的一個“經驗”。世喬村目前的魚塘蝦塘共有100多個,大多數是2000年前后建起的。許文強稱,“多次被海水浸過的土壤肥力很低,原來水稻能畝產600公斤的,現在只有100公斤了,我們干脆把海水引進來,養魚養蝦。”
不過,這在一些海洋專家看來,卻無異于引海水入土,他們擔憂咸水垂直入滲地表,內外夾攻使鹽化問題更加嚴重。
在以井水為監測樣本的海水入侵上,雖然缺乏長期系統的監測,但村民們都有切身的感受。
許文強今年60歲,他還記得小時候,只有臺風到了,海水才會漫過岸邊的農田,“但現在沒有臺風的大潮水也會漫上來”。世喬村的幾位漁民也表示,去年“尼格”、“納沙”臺風期間,風暴潮增水達兩三米,“感覺就是海更高了,不知道是不是與報紙上說的氣候變化冰川融化有關”。
另一組對比是,二三十年前,許信華等村民打井十幾米就可以打到淡水,現在幾十米的深井打出的水都是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