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占全球面積71%的海洋有豐富的生物、礦產和旅游資源,從捕魚鱉蝦蟹到水產生產農牧化,從海水制鹽到開采石油天然氣,從挖掘熱液到發現可燃冰等,被認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但是,如果人們只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自然客觀規律,只一味掠取,而不注意保護,就會引起資源破壞、環境惡化、危及人類身心健康等嚴重后果。人類如何處理海洋利用與保護的矛盾?當務之急是要興利除弊、善待海洋資源,利用先進技術、科學管理、厲行法律和廣普教育等手段,及時科學處理來源于核輻射、石油、廢水、廢渣等各種污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
首先,認識到污染海洋資源的嚴重性和善待海洋資源的緊迫性。人們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將陸地廢渣廢水廢氣排入海洋,在海水養殖、海洋礦產開采、交通運輸等隨意地傾瀉廢棄物,更有甚者為了掠奪資源而引發戰爭,致使海洋資源迅速減少。不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致人們的食物來源銳減和生存空間縮小,甚至直接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水往低處流”,海洋是地球上最低的地方,陸地和空氣的污染物一旦進入就很難轉移出去,一旦形成污染,通過海流的運動擴散到各個區域,因此,有人稱海洋是一切污染物的“垃圾桶”。在治理過程中,不但費時費力費巨資,還牽涉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所以防治起來非常困難。
例如:2010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銫的半衰期為30年,環境中銫-137一旦進入人體后,很快會引起全身急、慢性損傷。這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直接威脅著墨西哥灣地區的捕魚、旅游業等,造成美國逾40%濕地將需數十年才能恢復,經濟損失數千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2011年,渤海灣漏油事故污染海洋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超過800平方公里海水惡化成劣四類,造成重大海洋污染責任事故,漁民無魚可撈,渤海灣正在走向“死海”、“臭?!钡倪吘墶?/p>
第二,及時科學處理各種污染。禁止向海上傾倒垃圾和有害物質,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特別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應因水制宜,科學運用撇油、材料吸附等物理方法,慎用化學清洗劑和除垢劑。生物修復對人和環境造成的影響最小,大力實行生物修復方法,是當今清除石油污染的主要途徑。對沿海城市要合理規劃布局調整產業結構,遷移或改造產生工業廢水廢渣廢氣的企業,環保部門要加強監督和檢查,控制生活廢水垃圾,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防治和管理污染源,減少陸地廢水廢渣廢氣對海洋的污染,為推進海洋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第三,合理利用、適度開發,全面防范新的污染。嚴格審批在海岸建造港口、碼頭和興建入海口的水利工程等,防止海岸工程對海洋環境的損害;在一系列石油勘探、鉆井、試油、輸油等過程中,要科學操作,謹慎作為,禁止傾倒廢棄物,防止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嚴格限制或禁止沿海國家 和 地 區 核 設 施 污 染 、 工 業 廢水、生活廢水、傾倒垃圾;大力開發 風 力 、 水 力 和 太 陽 能 等 再 生資源;適量植入海草凈化海水質量,切實改變“先污染后治理”、“竭澤而漁”的觀念和做法。
第四,調動社會一切力量,全面改善海洋的生態環境。對海洋資源現狀作全面詳細調查,根據污染受損程度查出污染原因,采取應對措施。建立海洋生態保護區,搞好功能分區,各部門、各行業之間形成發展共生關系,原料、產品和廢物多重利用。對原有項目依靠科技不斷研究、學習、應用新方法、新技術使污染不斷減少。對新建項目科學論證,做好生態風險評估,嚴格審批,持續監督檢查,應急處理得當。成立海洋執法巡邏隊伍,通過檢查嚴格控制交通運輸帶來的污染。針對海洋區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關系的破壞程度,對海洋進行生態恢復。
總之,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應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興利除弊,采取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海洋生態環境,善待海洋資源,使整體效益最佳。讓我們為創造社會文明、經濟高效、生態和諧、環境潔凈的生態系統而努力!
(作者朱婕單位: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