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唐繁盛時期,河西走廊人口很少突破40萬人,即使到明朝后期,河西三大流域人口也只有35萬。
清代早期廢除了之前的“人頭稅”,實施“攤丁入畝”制度,“調動了生產積極性,也促進了社會發展”,但是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人口的迅速膨脹。
乾隆年間,中國人口從1億猛增到3.12億。加之河西地區政治形勢相對穩定,大量移民進入河西。
嘉慶年間,河西地區人口達到127. 4萬,至此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帶人口壓力的“臨界指標”,達到8.8人/平方公里,超過了國際上規定干旱地帶人口壓力的“臨界指標” ——7人/平方公里。“人類活動逐漸取代自然因素,成為導致河西地區生態環境變化的主導因素。”
“這一時期,水資源利用率超過40%,是近300年來生態環境迅速惡化的主要原因。”王乃昂告訴記者,國際上認為干旱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率超過40%,就達到了極限開發利用程度。
用“人類讓步”換取“生態進步”
柴爾紅在民勤六中當了24年的地理老師,非常關心家鄉的生態問題,利用放假時間,他走遍了整個河西走廊。
經過十幾年的考察研究,他認為包括民勤在內的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區生態陷入了惡性循環:一方面水庫的水圈起來白白蒸發散失著;另一方農戶用潛水泵大量超采有限的地下水,“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更別說用水粗放,單方水的產出值低,居民、城鎮、工業用水浪費,污染嚴重,循環利用不夠。最終的結果是水位下降,植被枯死,風沙狂吼,生態“岌岌可危”。
“上游擠下游的水,下游擠生態的水;工業擠農業的水,農業擠生態的水” 柴而紅說,“最終導致的荒漠化將是立體的: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一齊枯竭。”2008年4月,他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他分析說。
“以前,人類抱著‘人定勝天’的思想,瘋狂擴張,人類每往前一步,帶來的就是生態的退步。”柴爾紅頗為傷感地說,“現在是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時候了,退耕還牧、還林、還荒地,退農還湖、還澤、還水道,退人還荒野、還濕地、還灘涂汊道。今日人類的讓步,可以換來生態的進步。倘若生態惡化到無法挽回,再做什么都晚了。”
治理的“國家決心”
“河西走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已經對蘭州、甘肅中部地區、內蒙古河套平原,乃至華北地區的環境質量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已經關系到國家的生態安全。”王乃昂說。
河西走廊生態恢復問題十分復雜,需要多方面的長期努力,比如保護祁連山的水土涵養林、防沙治沙、生態移民。但“生態移民”對移居區有可能產生新的生態破壞,還存在如何致富問題。王乃昂告訴記者,生態移民必須做,但不應該是主要措施。發展特色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是解決河西走廊“三農”問題和節約用水的根本出路。
“從水的角度來說,需要‘開源’和‘節流’并舉。” 王乃昂說,調水是最直接的方法,不妨引黃河的水緩解河西走廊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危機。甘肅省氣象局則提出開展“祁連山人工增雨雪”工程項目,根據測算,項目實施后每年可增加降水3.7~7.4億立方米。
但是總的來說,“根本的出路在于節水”。現任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主任陸浩曾在一篇文章中總結說。
河西走廊的農業是用水“大戶”,74.33%以上的水用于農業灌溉。河西走廊生產了甘肅全省70%以上的商品糧,是全省“糧倉”,但這卻是以粗放的、高耗水的資源代價、環境代價、生態代價取得的。
事實上,中國政府早已下決心要改變這種粗放農業的現狀,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河西走廊地區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差大,建設以日光溫室為代表的高效節水集約型農業,就成了農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
2008年的歲末年初,張掖市宣傳部副部長閻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2年,張掖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逐漸摸索出一套較為成功的農業節水模式。“從結構節水到制度節水,再到科技節水和建立節水的長效機制。”
結構節水方面,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發展特色農業。高耗水的小麥和玉米,被棉花、葡萄、瓜菜等節水高效作物所取代;制度節水方面,開始在農田節水方面嘗試“定額到戶、超用加價、轉讓有償”的水權制度改革。
“日光溫室使用滴灌技術,能使每一滴水都發揮效益。更為重要的是,一個溫棚一年能給農民帶來近2萬元的收入,在調整農業結構、恢復生態過程中,還能富裕農民。”他說。
這一節水模式正在被推廣到武威、敦煌等地。
武威市2007年共建成日光溫室2.47萬畝,農業灌溉用水比上年同期下降6.1%;2008年預計完成7.33萬畝,5年內力爭使60%的農戶戶均有1畝以上日光溫室。
繼2002年國家投入15.38億元進行《黑河一期治理規劃》后,2007年10月和12月,總投資19.33億元的《敦煌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近期工作方案》和47.49億元的《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相繼實施。“這表明了國家治理河西走廊生態問題的重大決心。” 柴爾紅頗為欣慰地說。
“如果任高耗低效、原始落后、粗放野蠻的用水方式繼續下去,恐怕有朝一日,甘肅、新疆、內蒙各處的沙漠會連在一起,往西再接中亞沙漠。那么,從科爾沁到伏爾加河下游,一系列連貫相通的沙漠將取代撒哈拉沙漠,成為世界第一沙漠。”柴爾紅說,“現在政府加大生態治理力度,河西全部縣(區)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整個河西走廊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相關鏈接:
“西北糧倉”——河西走廊
范圍
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于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12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于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肅省的蘭州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和敦煌(瓜州)。
地位
河西走廊歷代均為中國東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漢唐以來,成為“絲綢之路”一部分。15世紀以后,漸次衰落。目前亦為溝通中國東部和新疆的干道,為西北邊防重地。
地質地貌與水系
河西走廊屬于祁連山地槽邊緣拗陷帶。喜馬拉雅山系運動時,祁連山大幅度隆升,走廊接受了大量新生代以來的洪積、沖積物。自南而北,依次出現南山北麓坡積帶、洪積帶、洪積沖積帶、沖積帶和北山南麓坡積帶。走廊地勢平坦,一般海拔1500米左右。沿河沖積平原形成武威、張掖、酒泉等大片綠洲。其余廣大地區以風力作用和干燥剝蝕作用為主,戈壁和沙漠廣泛分布,尤以嘉峪關以西地區,戈壁面積廣大,綠洲面積更小。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圍,由山區河流搬運下來的物質堆積于山前,形成相互毗連的山前傾斜平原。在較大的河流下游,還分布著沖積平原。這些地區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引水灌溉條件好,便于開發利用,是河西走廊綠洲主要的分布地區。
河西走廊氣候干旱,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祁連山冰雪融水豐富,灌溉農業發達。
土壤
河西走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上。沖積扇上部組成物質以礫石為主,夾有粗砂,目前很少利用;沖積扇中部和下部組成物質以沙土為主,多辟為耕地。沖積平原土質較細,組成物質以亞砂土、亞粘土為主,也是開耕的主要區域。在長期耕作灌溉條件下形成厚達1米、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力高的土層,為發展農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走廊西部分布棕色荒漠土,中部為灰棕荒漠土,走廊東部則為灰漠土、淡棕鈣土和灰鈣土。地帶性植被主要由超旱生灌木、半灌木荒漠和超旱生半喬木荒漠組成。東部荒漠植被具有明顯的草原化特征,形成較獨特的草原化荒漠類型。西部廣布礫質戈壁和干燥剝蝕石質殘丘,生態環境更加嚴酷。礫質戈壁分布有典型的荒漠植被,如紅砂、膜果麻黃、泡泡刺、木霸王、裸果木等群落類型。
為防止風沙和干熱風侵襲,綠洲地區采用鉆天楊、青楊、新疆楊、沙棗等,營造防風林帶,效果顯著。
農業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區歷史悠久,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它是西北地區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糧、幾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和瓜果蔬菜。
平地綠洲區主要種植春小麥、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馬鈴薯。油料作物主要為胡麻。瓜類有西瓜和白蘭瓜,果樹以棗、梨、蘋果為主。山前地區以夏雜糧為主,主要種植青稞、黑麥、蠶豆、豌豆、馬鈴薯和油菜。河西畜牧業發達,如山丹馬營灘自古即為著名軍馬場。
民族
民族有漢、 蒙古、藏、 裕固、哈薩克、回、滿等。以漢族為主,主要在綠洲區從事農業。藏族、裕固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則從事牧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