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有制度無執行恰似紙上談兵”
高校唯項目論讓監管層層失守,由此產生一條腐敗生態鏈
北京市一所二本院校的張志剛教授(化名)曾負責一家部級單位的課題項目“外宣資料翻譯研究”,這一課題為縱向科研項目,但在高校,相較而言,橫向課題提取勞務費更加便利,張志剛隱瞞了這家部級單位的證明,先以橫向課題向學校科技處申請立項。
不久,學校出臺規定,對于縱向課題獎勵補貼力度加大,優勢超過橫向課題,張志剛隨后又找到學校改以縱向課題立項。
然而在提取經費時,他卻找來一份有20余人的在校學生名單,依舊按照橫向課題管理規定,以在校學生名義先后8次虛報冒領勞務費共計8萬余元。
在接到舉報調查后,檢察院以其涉嫌貪污罪立案偵查。
辦案檢察官鐘鳴說,這起任由教授“翻云覆雨”的案例暴露出一個高校里的共性問題:有關部門從鼓勵科研人員爭取科研項目的目的出發,片面認為監管過嚴不利于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科研工作開展,從而不愿意認真監督。
在處理了一系列高??蒲薪涃M腐敗案件后,鐘鳴和同事們有一種共同的感受:表面看來,大學的財務制度體系比較規范、健全,但在執行過程中,尤其是監督落實環節流于形式,難以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
如在趙靜案中,其偽造的印章與真實印章區別很明顯,一眼便能看出差別,但在長達9年的時間,從學院到學校,涉及學院行政、科研處、財務處、審計處等多個監管部門,無一發現問題,直到有人向檢察機關舉報。
與此同時,科研經費管理部門,往往只關注審批下撥和課題驗收,對于經費的使用環節完全沒有監管,辦案人員找上門才會警覺;一些案件中還出現,課題早已結題,教授已經出國甚至去世了,課題賬戶上還有余額的稀奇事。
“吃經費”由此成為新的腐敗,而且帶來連鎖反應——圍繞科研經費甚至形成了一條隱秘的腐敗生態鏈,在這一鏈條上,有教授、有財務會計、有科研儀器采購人員……
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在調查趙靜案時,就意外牽出更多隱秘犯罪。
趙靜所在學院,兩名實驗室工作人員利用管理儀器開發經費的職務之便,借學院組織到外地高校考察之機,個人前往周邊省份旅游,回京以外出考察、對外交流名義公款報銷個人旅游費用共計5萬余元,最終以貪污罪被判。
在這起案件中,學校規定,經費報銷需要部門負責人、學院主管財務的院領導逐一審核并在報銷單據上簽章才能報銷,兩名實驗室工作人員多次在報銷單據上偷蓋實驗室一位負責人的印章,輕松繞過本部門審核,隨后這個不符合程序的“公差”一步步繞過多重監管。
儀器設備采購也是一大黑洞。
在一所師范院校,一名實驗設備采購員在為本單位采購聚焦顯微鏡、分析儀等儀器過程中,收受儀器設備廠商給予的好處費近萬美元。檢方在辦案中發現,合同書中的內容被隨意“篡改”,“設備培訓費”打進了采購員個人賬戶而無人監管。最終該采購員以受賄罪被判刑6年。
“再好的制度歸根結底只有落實到位并嚴格執行才能發揮作用,否則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張小兵在給這所著名學校的檢察建議書中如是建議。
貪欲害了教授也害了科研
讓辦案檢察官感慨的是,教授們在學術上多有專攻,“但法律意識普遍缺乏”
張小兵對一些教授第一次接受調查時的情景印象深刻:“根本沒當一回事,他們的理由是‘身邊同事都是這么做的呀’。”
而另一種解釋同樣讓檢察官們哭笑不得,“這個項目是個人努力爭取回來的,當然是我的勞動所得?!?/p>
“他們根本沒想到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只有走上法庭時才追悔莫及。”令張小兵惋惜的是,涉案人員都是社會精英,本身收入不菲,“對于那些不是有意貪污侵占的教授,如果讓他們早點知道一些案例,接受一些警示教育,肯定不會這么干了。”
此前,也有檢察院負責人指出,在科研院所,“行政后勤服務、圖書資料購置、科研經費使用成為發案的三大環節。其中,科研經費均是課題組的專項基金,數額較大,危害后果最為嚴重。”
這名負責人指出,此類案件呈現比較明顯的三大特點:案由集中在受賄、貪污、挪用公款罪3類;涉案人員學歷、素質較高;男性居多,且年富力強,處于事業黃金期。
在向犯罪嫌疑人所在單位發出檢察建議書的時候,張小兵常常建議舉辦警示教育活動,提高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法律認識,使其明確科研經費屬于公共財產,侵吞科研經費屬于犯罪行為。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在他看來,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用中,給教授及相關輔助人員留下了巨大的犯罪空間,警示教育缺失,貪欲之下只會害了教授也害了科研。
建議書之外,辦案中留給張小兵的困惑也有不少:比如,科研經費已經撥下來,肯定要花完,這頓飯是接待還是家里請客,難以認定;什么是縱向課題,什么是橫向課題,如何提成與報銷,辦案檢察官們多方查詢資料,卻沒有找到國家相關部門明確的界限規定,很多就是學校自己說了算。
其中一個細節也頗有意味:一邊是辦案中,學校有關部門的文件難尋,調查不暢;一邊則是學校紀委向辦案單位發出建議從輕處理的書面意見。
本報記者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