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困境
有名氣的日子也不好過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算是高校博物館中的“知名大館”,陳列著舊石器、新石器、夏商周等時段反映中華文明史的各種考古標本,從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到商代的青銅兵器,再到各時期的陶器、錢幣、封泥和民俗文物等等,每件文物都有說明牌,標明了文物的學名和出土年代。
來自河北的小林覺得,比起故宮、首都博物館、自然博物館這些社會博物館,這兒規模雖小卻清靜,藏品也不少。但參觀時沒有講解員,了解不到更多內容,多少讓他有點遺憾。
“請講解員要提前2天預約,老師會安排學生來擔任,每次收費100元。”對他的要求,一名保安這樣解釋。
北大這家博物館除了春節,全年對外免費開放,一年能接待幾萬人。在北京,這種有一定知名度,也有些人氣的高校博物館有幾家,如北京航空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等,但為數不多。
一些學校比較重視博物館建設,使其得到發展。如地大(北京)博物館還獲得教育部1000萬元修復專項撥款和學校近400萬元配套資金,使去年落成的新館面積擴至三層樓近1400平方米。
然而一些主持管理博物館的校方人士坦言,人氣和知名度表明人們對某一領域的興趣和求知需要,高校博物館在自身發展中實際上面臨不少制約。
仍以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為例,目前數萬多件藏品中,大多來自上世紀20年代、50年代的考古發掘,近年新增館藏數量不多,花錢收購的高端藏品更少。這種狀況與北大考古學系在中國考古界中的地位不相稱。除此,博物館展廳和庫房面積已經十多年沒有擴展,場地限制很難使考古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由于普遍缺乏經費,博物館無力增加更多的服務項目,工作人員都由相關專業的教師或學生兼職,“哪里配備得起專職講解員呢?”
宋向光認為,很多學校對博物館的定位存在偏頗。一些高校僅將博物館作為科研、教學的載體,忽略了它的社會屬性,忽略了它是對外進行科普宣傳的窗口和加強學校與社會交流的平臺。這也是高校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夾在“縫”中的高校博物館
對高校博物館來說,問題帶有普遍性。區別在于有的相對好過,有的可能很窘迫。
首先經費不足。北大地質博物館一位負責人曾披露,該館一年運行經費至少需要10萬元,但因缺乏經費,電話費、復印費等一些日常費用常常都沒法兒解決,甚至還要老師拿自己的科研課題經費支付。
其次人員編制不足。北大地質博物館擁有建館100年來收藏的大量珍貴標本,陳列館500平方米,標本檔案館1000平方米,但人員正式編制只有1個,其余6人都屬兼職。同樣感到人員不足的還有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該博物館醫史部主任郗效介紹,目前館內共有7名專職人員,但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因此每個人必須是“多面手”,否則就應付不了文物保管、采集、分類和教學等方面繁重的任務。她特別希望再增加一點人手,這樣相關專業的研究能更深入,也更有利于展陳出新。
再是現行體制不順。據了解,根據國家文物局頒發的博物館管理辦法,申請建立博物館應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目前高校博物館隸屬于高校,文物部門只負責高校博物館與文物相關的活動。由于沒有對口管理機構,高校博物館在新征藏品、館藏品定級、庫房改造、專項投入等方面不容易得到文物部門更多實質性幫助,而學校方也不可能或不愿在經費、編制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和投入。
有人因此形容部分高校博物館的現實處境,是夾在“縫”中,兩頭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