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高考剛剛結束,復讀就熱了起來。多家復讀機構已經開始狂攬生員,而高分復讀學生更成為復讀機構追逐的目標,甚至開出600分以上免學費、580分以上學費打折的優惠條件——
“我孩子是今年的高考生,準備復讀,不知道你們開始招生了嗎?”雖然2011年高考試卷尚在批閱中,但已有考生提前“占位”復讀,準備來年再戰。
今年本市高考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低,不少復讀機構擔心市場再入寒冬。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如今的復讀市場已不再僅是落榜生,高分復讀、大學回流生源逐漸增加,因此今年雖然落榜生會有所減少,但復讀市場規模仍會保持穩定。
今年本市有萬余落榜生
預計復讀市場與去年相當
今年高考,本市報名考生為7.6萬余人,比去年減少4234人,降幅為5.27%,再創新低。統考考生為7萬余人,其中,文科考生2.5萬余人,比去年減少225人;理科考生4.5萬余人,比去年減少2900余人。單考單招報名考生為5100余人,比去年減少千余人。所有考生中應屆考生達到6.4萬余人,往屆生達到6099人。
全國810所高校今年在京計劃招生58906人,雖比去年減少3200余人,但本市高考錄取率仍將達到83.1%。據此計算,今年高考本市將有近1.2萬名考生落榜。
考生人數的下降不僅推高了錄取率,也壓縮了落榜生規模,這不禁讓北京的復讀機構開始擔心“收成”。于是,高考進行當中,就有不少機構開始蹲守考點,甚至提前宣傳招生。“孩子們覺得試題還行,除了理綜都還算平穩,這對孩子是好消息,可我們就要擔心今年生意難做了。”本市一家高考復讀機構的負責人說。
2009年以前,本市高考復讀市場多年保持在1.5萬人的規模,但伴隨著應屆生源的下降,客觀上也使復讀生“縮水”。2009年高考是本市高中舊課程的收官高考,由于2010年將實施新課程高考,學習內容的不同,促使“高四生”銳減一半以上。“雖然從去年高考后開始就不再有‘新舊之分’,復讀回暖,但應屆生源減少也難讓復讀市場再現以前的萬人規模了。”本市知名高考復讀機構精華學校有關負責人說。
雖然今年考生數量繼續下降,高考錄取率又比去年有所提升,但業內人士分析,復讀市場仍會保持穩定。今年本科錄取率雖然創造了54.3%的新紀錄,但能考上本科的只有3.8萬余人,能考上一本的就更少,不到兩萬人。此外,今年本市學位辦將啟動對五所獨立學院學位授予資格的審核,通過審核的獨立學院將從明年起脫離母體學校,獨立授予本科學位。這也使得不少本沖著母體學校去的考生今年會放棄三本院校。
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大學本科競爭力都在下降,專科生出路更嚴峻。因此復讀機構面對的生源并不僅僅是一萬多人的落榜生,而是3.2萬的本科落榜生,甚至是更多的二本落榜生。
“市場還是有的,預計今年復讀市場和去年差不多,也會至少有5000余人。”精華學校有關負責人預測。
“精品班”學生非名校不上
高分生已成復讀主流
今年高考尚未發榜,但復讀機構的招生時間已提前開始。據精華學校統計,從高考前大約一個月開始到高考結束,已經接到130多個咨詢電話,且20多位考生已經報名。“未出分,先訂位”的復讀生,有的是因為高中三年都沒怎么學,高考前才頓悟,但為時已晚;也有一部分考生感覺這次考得不理想,預感錄取結果不會理想,從而復讀。
復讀機構大都會設立一個或幾個“精品班”,不是隨便什么復讀生都可以進的,入讀該班,高考成績得達到一定標準。近年來,這些“精品班”開始大熱。高考成績過一本線,在“精品班”中已拿不出手,不少孩子甚至考了600分以上,只是與清華、北大差了十幾分,“非名校不讀”讓他們放棄了錄取,讀起了“高四”。
小南就是個例子,她在精華學校復讀了兩年,參加三次高考,終圓清華夢。她第一次復讀時距離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有十幾分,第二次高考,她又遺憾地以三分之差與清華失之交臂,二進復讀班,第三次終于成功了。這樣的例子在精華學校并不新鮮,今年高考,該校又有三個與小南同樣經歷的孩子參加高考,他們的高考志愿表中仍然只有一個志愿,非清華即北大。
每年高考一本錄取后,復讀機構將迎來高分復讀考生的咨詢高峰。去年7月一本錄取一結束,精華學校就接到了20多位高考成績超過600分考生的報名,其中最高分甚至超過了650分。另一所知名復讀機構銘師堂為580分以上考生開設的“精品班”,30個學位也已滿額。
“在北京考大學,多數考生考慮的已不再是能否考上大學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考上名大學的問題。”精華學校有關負責人預計,今年高分復讀考生仍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