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年屆七旬的海南教育專家林澤龍,數年如一日收集關于學生安全事故、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做成剪報,深入學校展開安全教育,并承擔起了教育部重點課題“構建和諧生命教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在他的帶動下,更多的教育專家加入這一團隊。目前,海口首批7所學校及幼兒園已同步開展“生命教育”。
一份沉甸甸的剪報
青少年問題引起他的思考
今年70歲的林澤龍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特級教師。退休之前,他擔任海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曾參與多項全國重點課題的研究與實驗,在20世紀80年代曾參加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國統編高中語文課本的編寫工作。90年代參加過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制定工作。現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海南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家庭教育輔導團副團長、省預防犯罪研究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其編輯、審定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在內的書稿400多本。
在林澤龍家的書房里,堆著好幾摞《南國都市報》,每一摞報紙都有一人多高。“《南國都市報》的消息來得快,我所收集的案例多數來自于《南國都市報》。”林澤龍拿出厚厚一摞剪報,上面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案例,以安全事故、未成年人犯罪等分類,裝在不同的文件袋中。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例中,又細分為搶劫、偷竊、吸毒等類別。
“這是2004年至今關于海南青少年學生溺水身亡的報道,剪報的厚度在逐年增加。”林澤龍緊皺著眉頭,翻看著手中的剪報,“這是海南未成年人參與搶劫的剪報,這些十三四歲的少年,搶錢、搶手機、搶摩托,跑到高速公路上搶,跑到賓館里搶……每當看到這些剪報,我都感到萬分痛心。”
下一步,他打算把這些剪報整理成冊,到學校去辦展覽。
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
每年1.6萬學生非正常死亡
2006年6月7日,昌江縣烏烈一小發生特大安全事故,該校6年級(3)班8名女生在昌化江集體落水身亡;2010年“五一”假期,海南兩天發生三起溺水事故,造成3名大學生和2名中學生遇難……學生意外傷害事故屢現報端,刺痛了專家的心。
林澤龍說,安全事故是14歲以下少年兒童的第一殺手;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學生死于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相當于一個教學班意外“消失”。而其中約有80%通過預防和應急處理本可避免。
2009年12月22日,三亞某民辦學校一名初二男生因為抽煙挨老師批評,從教學樓5樓一躍而下。2010年11月4日,海南某中學一高三畢姓女生不堪壓力,中午在學校教室自殺身亡……
花季少年為何頻頻自殺?林澤龍語重心長地說,問題出現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在大人身上。現行教育過于功利化,老師盯著學生的學習成績,每日耳提面命,要求學生考個好分數;家長盼著孩子讀好學校,是為以后能夠有個好出路。而生命的價值遠遠不止這些。“最近兩年來,每年新學年開學時,教育部都要求學生收看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2009年的主題是安全教育,2010年的主題是理想和信念,談的是夢想,令人遺憾的是,還有很多人沒有夢,或是有夢卻做偏了。”
一個“危險”的階段
青少年犯罪比例呈增加趨勢
身為海南省預防犯罪研究會的副會長,林澤龍對未成年人犯罪有深入的研究。他所收集的資料顯示,嚴重刑事案件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提高,由1991年的1.3%增長到了1999年的1.9%,現已超過了2%。
當前,未成年人犯罪呈現的主要趨勢是,犯罪主體低齡化、低文化、閑散化。以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年齡以14—17歲年齡段居多。但近幾年,13—15歲呈增加趨勢。而且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犯罪動機幼稚、犯罪時機隨意、犯罪心理貪婪、犯罪程度瘋狂等。有些未成年人從十來歲開始小偷小摸,到12—14歲就已經能“小人作大案了”。保亭2005年抓獲的一名敢偷檢察官和縣領導的“大盜”,年僅13歲。2008年,瓊山抓獲14人的搶劫團伙,年齡最小的不到13歲,團伙頭目僅14歲。
從我省1993年——2008年收押的未成年犯來看,犯罪類型以財產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為主,即以搶劫、偷盜、強奸、傷害、殺人等五種暴力型居多。如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臨高接連發生多起蒙面劫匪持刀搶三輪摩托車女司機等案件,抓獲的4名犯罪嫌疑人全是90后,搶劫原因是沒錢上網。
林澤龍說,十二三歲到十五六歲,是人生的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時期是人生的“危險期”,也是分化期。在犯罪青少年中,絕大多數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有的甚至小學都未畢業。輟學青少年閑散在社會上,成了學校不再管、家庭無力管、社會無人管的“三不管”對象。由于他們年齡小,認知能力,自制能力都比較弱,法制意識淡薄,極易在社會上不良環境的感染下,在犯罪團體拉攏和不法分子的教唆下誤入歧途。從厭學→逃學→浪跡社會→劣跡行為→違法犯罪,這幾乎是所有走向犯罪的青少年的行為軌跡。
林澤龍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從思想、道德、心理、紀律、法律上筑牢五道防線。要教育青少年學生,珍惜擁有的一切美好事物。要珍惜青春、人格、聲譽、親情、快樂、自由、未來,總而言之,要珍惜生命。
一個教育部重點課題
海口首批7學校已開展
2010年12月28日,“構建和諧生命教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在海口啟動,該課題已被列入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200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海南大學圖書館館長、海口市社科聯主席詹長智博士,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院長陳夫義等知名專家,以及部分中小學校長成為課題組主要成員。
海南中學、海南省國興中學、海口市第十一小學、瓊臺師專幼兒園等7所教育機構現已同步開展“生命教育”。據介紹,這一課題將于近期在全省大、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全面展開,結合社會調查、個例分析,把珍惜生命、發展生命、關愛生命等理念滲透到課程中去。
“構建和諧生命教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課題組主要成員之一、海南醫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醫師岳筱雯說,從臨床上看,不僅中小學生反映壓力大,大學生也同樣反映壓力大。前幾天,國內某名牌大學數學系一名學生找她傾訴說,有很多同學因為擔心畢業后找不到出路,每日情緒不佳。學校里每年都會發生好幾起跳樓自殺現象。“熱愛生命的教育迫在眉睫!”岳筱雯呼吁稱,種種漠視生命、殘害生命的現象,暴露出了生命教育的缺失。學校、教師及家長亟待轉變教育觀念,教育學生珍愛生命、尊重生命。
相關新聞學生為何感到不幸福?
校舍越建越豪華,教學現代化技術越來越先進,但這些與學生的幸福指數難以形成正比。全國各地教育研究機構近年來都在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于學生幸福指數偏低的新聞屢見報端。據調查,學習壓力太大、考試、成績、排名、父母嘮叨、睡眠不夠、人際關系等成為學生不幸福的主要來源。
海南中學心理組教師唐彩霞認為,很多學生向她傾訴,心理壓力主要來自于學習、人際關系和情感這三方面。除了完成沉重的課業,很多學生在處理人際方面存在困擾。由于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家里,父母都以他們為中心,到了學校卻無法受到更多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關注,產生了心理上的不適應。加上獨生子女基本上都持有唯我獨尊的思想,很多同學對待其他人不懂得謙讓和換位思考,使別人難以接受,由此導致了相處的矛盾。
另外,中學生正處于青春萌動期,容易對異性同學產生好感。但是顧慮到學校不允許早戀,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情感。即使兩人交往了,也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有時候還顧慮對方會不會喜歡上別的異性同學。這些情感因素交織在一起,會產生很多苦惱,加上學習任務重,導致他們心理壓力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