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高校陸續開學,打開新生滿滿的行囊,幾乎不難尋覓電腦、手機、MP3等號稱入學必備的“三大件”、“四大件”等數碼產品的蹤影。
近日,記者對北京5所高校的200名大學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數據顯示:200名大學新生購買數碼產品的平均消費近5000元。
調查說明
調查方式:大學新生中抽樣、數據統計、專家分析調查人數:200人調查學校: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工商大學
調查顯示之購買價格
人均4778.9元 最貴“行頭”全套一萬八
根據調查結果,200名大學新生購買數碼產品的平均消費是4778.9元。其中開銷在4000—5000元之間的最多,有54人;其次是在1000—2000元之間的,有38人;而達到10000元以上的有18人。
本次調查中的消費狀元被一個北京男孩奪得。在他身邊,筆記本電腦、手機、MP3、數碼相機樣樣不落,可謂“武裝到了牙齒”,他的這套“行頭”總價達18000元。而花費最少的是一個姓趙的女孩,她只買了一部300元的手機,“有這個跟家里聯系就可以了,用電腦可以去機房。”
此外,少數愛玩游戲的學生表示他們會購買1800元左右一部的PSP(多功能掌中機),還有兩位喜歡攝像的學生打算購買六七千元一臺的DV(數碼攝像機)。
消費狀元“裝備”賬單
索尼筆記本電腦:10000元諾基亞手機:2500元蘋果MP3:3000元佳能數碼相機:2500元
總價:18000元
調查顯示之普及程度
手機最重要 臺式電腦、MP3緊隨其后
調查問卷顯示,新生會選擇購買一至兩樣數碼產品,位列普及程度前三的依次是手機、臺式電腦和MP3。
狀元——手機
作為和外界聯系的重要工具,本次調查中有178人購買了手機,還有22人正打算購買。
有新生說:“剛進學校,和老師、家長、同學都要用手機聯系,老師有個通知都是發短信的。”
甚至有同學表示:“飯可以不吃,手機不能不用!”可見,手機已成了新生入學的必備工具。
隨后,記者從西直門、公主墳等地的手機賣場了解到,賣得最好的“學生機”的價位在1500元左右。
榜眼——臺式電腦
臺式電腦憑借低廉的價格、豐富的功能,在本次調查中摘得榜眼,有114人購買。其中“攢機”的67人、買品牌機的47人。上網、玩游戲、看電影、寫作業,電腦的功能實在豐富,同學們實在沒有拒絕的理由。
DIY臺式電腦更是受到眾多學生的青睞,因為這種方式便宜,能“量身定做”。只是臺式電腦要占用一定空間。
探花——MP3
MP3以106人擁有的成績緊隨臺式電腦,位列排行榜第三。“看書、走路甚至睡覺都可以帶著。”人大的沈同學認為,音樂是最好的放松方式,而MP3能讓人“隨時隨地隨身享受音樂”,這是它能夠擠進前三的原因。只是由于一些具有MP3功能的手機“擠占市場”,使得MP3只能排在臺式電腦之后。
調查顯示之購買初衷
獎勵自己一些有利于學習的用品
調查顯示之購買原則
七成多人拒絕二手貨
記者發現,新生們消費并非憑一時沖動,他們對所購買的產品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看重質量、講求實用是他們的消費原則。
問卷顯示,購買數碼產品時,96人首先考慮的因素是產品質量,72人先比較價格。154人拒絕購買二手貨,占被調查人數的77%,理由是“質量沒保證”。
在消費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中,有187人選擇“父母提供”。
在這次調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同學選擇的資金來源是“打工”或“勤工儉學”。這與他們剛進大學校園,不熟悉環境有關。
前輩提醒
人民大學一位大二女生:平常功課多,玩電腦的機會不是很多,上網可以去機房,還便宜。
北師大大三學生小程:新生消費時應該以節約為主,剛進學校時除了生活必備品和通訊工具外,其余大件沒必要急著購買,最好先適應校園生活,覺得真有需要了再購買。
清華大學輔導員張老師:大一是從高中到大學的過渡階段,新生除了要打好學習基礎,也要培養正確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大學里的集體活動比較多,新生應該融入集體,學會和他人協作,而不是坐在宿舍對著電腦。
專家分析
新生理智消費家長、輔導員都有責任
今天上午,北京惠澤人咨詢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師王學軍表示,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新生的消費是理智的,但并不都是必須的。
就此,王學軍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1.給新生:避免沖動消費,找到自身優勢。
大學生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進入新環境后渴望得到周圍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他們可能會希望從穿著上、所用的物品上超過他人。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青少年應該理性消費。最好的方法是找到自己讓社會和家人都認同的優勢。2.給家長: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不斷發掘優點,給孩子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一定要買某樣東西,父母可以讓他適當滿足,但要讓孩子知道金錢得來不易,孩子將來也得對家庭付出。3.給輔導員:輔導員應引導學生參與多種多樣的活動,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優勢。(王賀健 魏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