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核心提示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日前公布了“2007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其中,清華大學列167位,北京大學列228位。而在幾個月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推出的“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上,北京大學排在第192位,清華大學排在第196位。
“大學排名”每次一推出,便引起眾多議論。大學排名是否客觀?評價指標是否科學?我們該如何看待各類排名?
[五花八門大學排名]
世界上第一個發表大學排名的國家是美國。
198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推出了全美大學排名,此后,美國各報刊推出了自己的排行榜,大學排行榜已成為世界各國教育市場運作、招生戰略制定、家長為孩子選擇大學的重要參考指標。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新近發布的“2007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主要以高校學術成果與學術表現作為主要評比指標。此次參與評鑒的大學有2000多所,實際被排名的有1000多所,最后公布前500名大學名單。
按照這個排行榜,清華大學列167位,南京大學列226位,北京大學列228位。
就在幾個月前,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一流大學競爭力排行榜”:在全球高校500強中,北京大學排在第192位,清華大學排在196位,浙江大學列248位,復旦大學列271位……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17個主要的大學排名機構,先后發布了30多個不同類型的大學排名。
[“冷”看“大學排名熱”]
眾所周知,大學具有三大功能: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而縱觀各類國內大學排行榜,絕大多數關注的指標落在高校科研上,往往容易忽略對其他兩項大學功能的指標評價。就讀于上海一知名高校的萬芝嘉說,她所熟悉的高校排行榜大多關注高校論文數量、辦學規模,因為“學生培養”這一部分很難用數據顯示,往往被排行榜忽略。缺乏這一項評價,排行榜對考生及家長的參考價值將大打折扣,如果有一種標準能準確測出學生入學時和畢業之際的綜合能力,那么大學排名對考生及家長而言將會變得更有價值。
中國教育專家委員會會長、中國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馮恩洪表示:國內各類排名主要關注的是“數據背后的競爭”,這多少助長了大學“數字辦學”風,鼓動大學在數量、規模上盲目攀比,盲目求大。馮恩洪說:一個大學論文數量巨大,但如果論文做完后總是束之高閣難以應用推廣,這樣的“表格論文”再多、排名再靠前,又有什么用?
馮恩洪還表示:排行榜大多是將所有類型的大學涵蓋在一起進行比較,忽略了辦學特色,就如同“橘子和蘋果”放在一起評價一樣荒謬。
[我們需要怎樣的“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上海市教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胡瑞文表示:要整治大學排行秩序,首先要解決大學排行機構的市場準入資格問題,目前,我國負責大學排行的機構良莠不齊,每個對大學評價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對大學進行評價和研究,市場較為混亂,哪些機構擁有大學排名的資格?哪些報刊可以發布大學排行榜?這些必須經過權威機構的資質認證;其次,要徹底解決大學排行的制作和發布規范問題。只有這樣,大學排名才能讓人信服。
胡瑞文表示:從大學排名的效果看,應該不能籠統地讓不同類型、不同特色、不同領域的大學放在一起用一種標準衡量,而應將評價的指標細分,讓同一類型、同一領域的大學進行比較,發布方應讓大學排名結果和評判標準一起發布,讓社會民眾得到盡可能準確的信息,這樣才能突顯大學排名的科學性,才更有借鑒意義。
劉丹 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