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人民圖片
——外國人士熱評中國“十二五”藍圖(上)
中國“十二五”藍圖繪就,世界同感中國信心。這信心,從“十一五”巨大成就中升騰而起,伴著“十二五”堅實起步的足音。本報記者采訪的外國人士,紛紛贊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高度評價中國和平發展給世界帶來福祉,堅信中國未來美好光明。
跨向更高質量發展
本報駐哈薩克斯坦記者陳志新
瓦利漢·圖列紹夫,哈薩克斯坦總統基金會下屬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國際研究中心首任主任,不久前剛剛出版了新著《亞洲之路:21世紀的歷史》,著重從文化與文明角度對中國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進行了分析,在當地學界引起極大反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圖列紹夫暢言中國和平發展之路同中國輝煌發展成就的必然因果,認為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以及和諧世界理念不僅給中國自身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成就,而且深刻改變了世界總體面貌。
對于中國“十一五”期間的成就,圖列紹夫用“印象深刻”來形容。他說,“十一五”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5年,年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增速超過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約一倍。可以說,這樣的發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十一五”期間,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但中國經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這與中國果斷采取一攬子刺激經濟措施有關。擴大內需、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使中國在短時間內成功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危害,這充分顯示了中國“集體領導、專業化決策”管理模式的高效。經過“十一五”的發展,中國在經濟總量上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中國經濟政策取得成功的最好證明。中國經濟的成功,可以使中國有充足的資金用于國內建設,同時還可以幫助那些經濟發展現狀無法滿足當地社會需求的國家,這無疑是對世界經濟整體發展的巨大貢獻。
圖列紹夫認為,下一個5年是中國繼續實現自我完善的時期。“十二五”規劃的核心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未來,建立工業創新發展機制將是中國經濟的重點目標。航空、通信、電子、交通等所有涉及創新的領域都將是中國優先發展的領域。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飛速發展,表明中國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圖列紹夫特別指出,“綠色發展”是“十二五”期間的重點之一,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中國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貢獻。
圖列紹夫說,中國經濟的日益強大為社會各領域發展、改善民生奠定了良好基礎。令人稱贊的是,中國領導人始終將維護人民利益置于各項政策的首位,始終思考如何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這也是中國經濟能取得如此成就、改革能夠不斷深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列紹夫表示,相信通過“十二五”的發展,中國定將為世界樹立一個和諧發展的榜樣。
穩定促進科學發展
本報駐印度尼西亞記者張慧中
尤素夫·瓦南迪,印度尼西亞最有影響力的智庫戰略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創始人之一,亞洲問題研究領域公認的著名學者,印尼主流英文媒體《雅加達郵報》的總裁。瓦南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對中國經濟發展贊譽有加。
瓦南迪說,美國、歐洲、日本因國際金融危機而進入一個不穩定狀態,但中國經濟仍然保持穩定。當今世界,中國經濟就“像怒海中唯一安全的島嶼”,當其他國家深陷危機之時,卻穩穩地屹立著。而中國對世界經濟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保持自身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世界各國與中國做生意,從中國進口商品,出口商品到中國,這本身就給世界提供了諸多機遇。
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談及此,瓦南迪顯得非常感慨。他說,第一次到中國是在1986年,那時他應邀去北京參加會議,看到的北京幾乎還沒有多少出租車。“不像現在,滿街都是汽車”。由于亟待建設,當時的北京隨處可見壘起的磚頭堆。“后來,中國在改革開放的政策下日益發展壯大”。
瓦南迪說,盡管自己是一個華人,但從小上的是荷蘭人的天主教學校,對中國知之甚少,直到成年后才對中國有所認知。“但我非常尊敬和熱愛中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政府為人民想得很多,也做得很多。你們的政府為人民解決了吃飯問題、穿衣問題,這對一個人口占世界近1/4的國家來說,是非常不易的”。
瓦南迪說,當然,中國經濟面臨一些內部問題和挑戰,比如通貨膨脹、貧富差距等,這些問題涉及到社會能否和諧發展,需要妥善處理。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進一步提升國內購買力水平,讓經濟向著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努力,這是解決諸多內部問題的非常關鍵的設想。中國正試圖改變經濟的發展結構,相信未來5—10年內,中國經濟將繼續得到穩定發展。
瓦南迪最后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后,雙方都從中獲益匪淺,出現了一個互利共贏的局面。他愿用畢生精力,為推動印尼—中國、東盟—中國各方面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盡其所能。
突顯前瞻性針對性
本報駐西班牙記者 丁大偉
馬埃斯特洛,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
埃斯特萬,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馬埃斯特洛認為,近兩年來,盡管世界經濟遭受金融危機沖擊,但中國經濟的表現依然堅挺,保持了強勁的持續增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穩步前進。埃斯特萬則表示,疾風知勁草,在世界經濟遭遇危機之時,中國經濟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快速發展,顯示了巨大的活力和抗壓能力。
兩位學者高度肯定中國“十二五”規劃。馬埃斯特洛表示,這個規劃立足現實,正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持的扎實的嚴謹作風的體現。規劃的前瞻性和針對性都很強,將成為中國未來5年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主線。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且這種發展將不僅體現在量上,而且體現在質上。
兩位學者都注意到“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
馬埃斯特洛說,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提出體現了中國政府對現實情況的清晰把握。中國政府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做法非常及時。農村人口仍然占中國人口的大部分,農村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擴大內需,而且有利于解決中國農村和城市二元結構問題,最終促進中國社會整體的科學協調發展。埃斯特萬說,擴大內需是非常成功的策略,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內需增長,有助于降低中國經濟發展對出口的依賴,有利于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
埃斯特萬認為,未來的關鍵是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方式將規劃很好地執行下去,以達到預期效果。總體而言,“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美好。
埃斯特萬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給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福祉。首先,數以億計的中國人民受益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得以脫貧致富,這對于全世界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其次,“中國制造”給全世界的消費者提供了更為經濟實惠的產品和生活方式,意義非凡;第三,許多發展中國家通過向中國出口原材料參與到世界產業鏈,給這些國家提供了增收機會。
在談到中國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問題的做法時,馬埃斯特洛認為,中國政府在消除貧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了顯著成就。相信在未來5年內通過“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各類社會保障制度還將進一步建立和健全。
西方當有“中國意識”
本報駐英國記者 李文云
斯蒂文·佩里,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現任主席。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旗下匯聚了英國各行各業的精英,始終關注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腳步,努力推動英中貿易合作穩步向前,長期以來為英中友好關系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佩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做出重大貢獻。今后的中國,將在世界許多領域領先,“我們將進入‘中國老師’、‘中國榜樣’時代”。
談及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佩里表示,這是獨具中國特色的遠景政策。中國政府制訂5年計劃已延續了半個多世紀,是嚴謹精細的國策,是可靠的政策導向來源。“十二五”規劃反映了中國宏觀政策規劃方向,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
佩里認為,“十二五”規劃使中國能夠從自身的真實國情出發,來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國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但中國政府的政策也是強有力的,將能保障中國在新的內需拉動型經濟中實現增長。盡管國際經濟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尚難研判,但中國經濟受到影響的范圍在縮小。
佩里對中國有相當了解。他說,中國在歷史上曾長期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在文化與科學技術領域也都曾長期是世界領先國家,對世界的科技文明總量做出過巨大貢獻。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更內斂、更關注自身的發展,關注睦鄰友好。未來,中國如何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處理與國際體系的關系,則是日益重要的課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但中國如何定位自己,如何看待外部世界,如何處理與世界的關系仍值得深思。人們越來越關注探究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作出的抉擇,將在今后數十年、數百年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
佩里認為,中國的發展讓世界從中國自身以及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兩個層面加強了“中國意識”。對于西方來說,當務之急是理解當今中國,并形成一個有助于中國發展,對中國、對世界都有利的對華政策。而目前西方各國在對華政策上,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西方需要認真思考、快速行動。中國的未來政策會考慮西方,但中國首先會考慮本國問題,也會考慮整個世界,同時不會忘記其他發展中國家,因而西方必須迅速形成理智的對華政策,現在已到了西方“只爭朝夕”的時候了。
為“走出去”創造條件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孫天仁
德福雷恩,比利時圣路易斯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是成功的,快速實施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效果很好,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德福雷恩認為,遭受國際金融危機打擊的歐美企業最渴望進入中國市場——人們看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及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可以說,中國經濟保持增長必然拉動國際市場需求,對世界經濟復蘇十分重要。
德福雷恩高度評價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努力實現讓最廣大民眾享受改革成果。他認為,中國經濟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企業的發展能力。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與國際知名跨國企業競爭,中國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會不斷提升。中國政府大力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現在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而創新能力則決定了企業的成功與否。
德福雷恩認為,中國企業將在“十二五”時期面對巨大的機遇。他說,中國是個開放的市場,世界眾多知名跨國企業在中國投資,中國企業與這些跨國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已然相對充分,中國政府鼓勵并支持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中國政府“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適時調整外向型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些都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德福雷恩十分看重中國擔當的國際角色,積極評價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發揮作用。他同時認為,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從長遠來看,中國將成為東亞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
未來5年成功可待
本報記者 馬劍
馬德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東北亞地區總裁,結緣中國35年的英國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馬德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觸良多,尤其感念中國的發展給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帶來的機遇。
馬德克表示,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政府果斷地采取措施恢復資金流動,促使經濟發展回到正軌,確保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健康、平穩發展態勢,也為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帶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馬德克說,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期待著中國“十二五”的開啟。“十二五”規劃重點強調的幾個經濟領域都有利于該公司發揮其核心技術及優勢,例如民用航空、船舶、能源和核能等領域。中國繼續全力推動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擴大基建投入,將有助于中國在上述民航、船舶、能源和核能等領域蓬勃發展,并在世界舞臺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公司還獲得了“令人鼓舞的亮點”,這就是中國對寬體式飛機的需求將上升。“為寬體式飛機提供動力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一大技術優勢。我們熱切希望能夠在‘十二五’期間為促進中國民航業的發展做出貢獻。”馬德克充滿期待。
“我們觀察到了中國政府近年來致力于為人民打造一個穩定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在醫療保險和退休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馬德克說,放眼未來,國際社會普遍相信“十二五”規劃能確保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未來5年的成功,取得累累碩果,并將為全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