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過去五年,中國風電行業經歷了喜與悲的歷練,一路走來,風電企業在磕磕絆絆中由稚嫩走向了壯大,并感受著成長中的煩惱。后金融危機時代,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如今的風電行業相比前幾年光景,可說是在“寒冬”中前行。面對當前行業“棄風”、產能過剩、惡性低價競爭等問題,中國風電行業如何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在“美麗中國”的愿景下,風電行業又面臨著怎樣的新機遇?
五年浮沉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國的青睞。在中國,隨著風電產業的迅猛發展,風電已經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電源。
中國的風電產業起步于80年代中期,那時的風電項目規模小、單機容量小。90年代開始逐漸擴大了建設規模。由于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2006年之后中國的風電產業駛入了快車道,風電裝機總量連續幾年翻倍增長,從2007年的585萬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6236萬千瓦,中國一躍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排名第一的國家。
然而,行業寒冬的到來猝不及防。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風電行業進入調整期。日前,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京舉行,過去五年,大會見證了中國及全球風能行業的發展。如今記者在大會現場看到,會場和展廳與去年相比明顯冷清了不少。據悉,許多國外廠商因資金鏈斷裂不能前來參會。國內企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業績下滑、利潤驟減、應收帳款增加……昔日風光無限的風電行業如今卻成了眾多風電設備制造商深陷的泥淖。
不久前,風電三大巨頭先后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與兩年前的赫赫戰績不同,三季度的慘淡財報使三巨頭全部陷入尷尬的境地。華銳風電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僅有5.48億元,單季虧損高達2.8億元,創造了最新的單季營收和凈利潤新低;金風科技第三季度營收24.6億元,凈利潤為負3243.88萬元,為2008年以來的首次單季度首虧;明陽風電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8.6%至7.87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下降94.4%至502.98萬元。而就在兩年前,風電三大巨頭連續上市曾一度創造了風電產業的神話。
金風科技相關負責人分析其中原因認為,目前情況并不是單個風電企業面臨的業績下滑,而是全球風電行業的增速放緩和風電企業的整體利潤下滑。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另一方面是風電行業發展放緩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現在中國的市場占世界市場的40%,不是市場小,而是來分這塊兒蛋糕的人多了。”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在分析風電企業困境時說。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風電整機行業產能估計在30~35吉瓦(GW)之間,產能過剩率在50%以上。業內專家認為,這源于2005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使得地方政府和企業一哄而上,造成了風電產業的盲目擴張。
“制造商中有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惡性低價競爭,必須遏制這種趨勢,不然大家都得死。” 施鵬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