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康子冉
國際收支“雙順差”之外,歐元反彈或是誘因
昨天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第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235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561億美元。
受雙順差影響,一季度我國外匯儲備資產增加748億美元,這比去年第四季度117億美元的微幅增長,多增加631億美元。
業內有觀點認為,除了受到“雙順差”影響,也可能涉及到匯率問題。一季度歐元走出了一波反彈行情,而外儲是以美元計價,那部分歐元資產相對就升值了。
另據測算,經常項目順差比上季度減少370億美元,而資本和金融項目則比上季度增加855億美元。
“此舉表明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總體趨于更加平衡。”外管局稱。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指出,由于我國制造業的規模效益比較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比較強,因此在外貿形勢并不是太好的情況下,仍出現了經常項目的順差。
“一季度,國際資本看好新興市場,新興市場(比如韓國和印度)都吸引了大量跨境資本流入。”梅新育說,“而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代表,當然也吸引大量的外資投資,因此資本項目出現比較大的順差。”
2011年第四季度,我國國際收支曾遭遇經常項目呈現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轉為逆差的情形。其中經常項目順差605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294億美元,為近年少見的資本項目逆差。
不過,雖然第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金融項目上實現了“雙順差”,但業內仍不看好二季度數據,普遍預估,未來中國兩個項目順差都會下降。
“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惡化,國際資本避險需求上揚,從新興市場流出跡象逐漸明顯,轉而投資美元。第二季度,經常項目將會有一定的減少,而資本項目則會有比較大的減少。”梅新育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