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fā)展
- 社會發(fā)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fā)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的信息,無論是擴大國內需求還是力保民生,問題的核心都落在收入分配調整上。這個匯聚宏觀經濟若干難題的焦點問題雖然久拖不解,但是中國已經沒有退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之際,如何在收入分配改革這個老大難問題上取得突破尤其值得探討。
居民增收或難跑贏GDP
12月9日,被認為是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把“擴大內需”放在突出位置,明確強調要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不振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短板。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面對萎靡的國外消費,被寄予厚望的國內需求也同樣處于萎靡狀態(tài)。經濟學者指出,內需萎靡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存在重大扭曲。
反映貧富差距狀況的常用指標為基尼系數(shù),一般認為,基尼系數(shù)0.4應為一條預警線,表明財富已過度集中,社會處于一種危險的境況。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由于相當數(shù)額的灰色收入沒有被計入在內,再加上目前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可能與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中國實際的基尼系數(shù)可能已經高于0.5。
基于此,中國政府高度關注收入分配失衡問題,并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明確,要實現(xiàn)居民收入與GDP同步增長。“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fā)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更是在各級政府的施政綱領中一再被提及。
但從2011年的情況看,今年居民收入要全面跑贏GDP難言樂觀。從統(tǒng)計數(shù)據來看,201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實際增長13.7%,全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
事實上,在2005至2010年,除極少數(shù)年份,居民收入增幅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低于GDP增幅。
“不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消費就上不來;收入分配問題改善了,消費下降的趨勢才有可能遏止。”王小魯說。
深化政府管理體制改革
“貧富差距問題跟主要的經濟結構出現(xiàn)偏差有很大關系。目前的核心問題是在城市化這個大的背景下,土地問題和貧富問題這兩個大的問題出了大的偏差。”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學者分析,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的核心在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領域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偏差。在初次分配領域,勞動者收入尤其是中低級勞動者收入增長過于緩慢,居民收入與政府、企業(yè)收入相比增長緩慢,壟斷收益與資源收益被極不公平地分配。
在再分配領域,部分財稅政策導致了財富的逆分配,本來應該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反而導致了差距的擴大;社保制度不完善,農民工等最需要社保的低收入者往往沒有覆蓋在內,社保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功能再次發(fā)揮逆調節(jié)作用。
為此學者指出,明年是政府換屆之年,很難預計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這個復雜的難題上有多大的推進,但可以肯定的是,必須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決心來解決收入分配這個問題,否則拖得越久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傷害就越大。
王小魯認為,腐敗和制度不健全導致的收入分配格局被扭曲是目前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據王小魯2010年的研究,中國居民未計入統(tǒng)計的“灰色收入”高達5.4萬億元,導致中國實際收入差距大大高于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出來的收入差距。此外,現(xiàn)行土地出讓制度使得高達數(shù)萬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游離在預算之外,成為地方政府補充財政收入不足的一大來源。由于缺乏監(jiān)管,這部分收入的使用相當隨意,也進一步扭曲了收入分配格局。
為此,王小魯建議,根子上是改革政府管理體制,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如此方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收入分配失衡問題。
而從具體操作上看,無論是著眼于宏觀調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還是致力于保證勞動者增收的《工資條例》,都是歷經五六年甚至更久的醞釀至今難產。
“這些方案出來之后能對解決收入分配問題起多大的作用都還很難說。但是遲遲不出來卻傳遞出一個信號,說明解決這個問題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但是,不管怎樣,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沒有什么退路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經濟學者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