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于2011年6月25-26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全球經濟治理:共同責任”。圖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專欄)發言。 圖片來源:中國網
已造成當前經濟改革的困境,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微博)今天(6月26日)在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的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導致了目前經濟結構失衡,亟須改變。
遲福林在“全球治理與智庫作用”分論壇上提出,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后,政府主導經濟增長方式的弊端開始凸顯。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具體表現為,以追求GDP增長速度為主要目標,以擴大投資規模為重要任務,以土地批租和上工業項目為突出特點,以資源配置的形成控制和形成干預為主要手段。
遲福林表示,上述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當前經濟改革的困境:扭曲了政府與市場關系,使政府偏離主要職能,同時也削弱了改革力度。
此外,遲福林闡述了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目前投資與消費的結構失衡。
其一,此種增長方式加劇了投資與消費的突出矛盾。中國的消費力,尤其是居民的消費力逐年走低,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能不能在“十二五”時期扭轉消費下降趨勢,初步形成消費主導格局,這既是轉變經濟方式的成敗所在,也是改革的重點所在,它既影響短期宏觀經濟穩定,又決定著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從中國的情況看,改變投資、消費失衡的格局,關鍵在于變革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的體制機制。
其二,加大了經濟結構的扭曲程度。遲福林表示,形成消費主導,重在提高服務業發展的比重,從現實看,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資本密集型的項目投資上,導致經濟結構扭曲,這也是服務業長期徘徊在40%左右的重要原因。如果不盡快改變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將是非常困難的。
其三,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具有明顯的國富優先發展的特征。事實上,GDP長期快于居民收入增長,國家財政收入成倍快于GDP增長。這種國富優先的偏好投資,是投資消費失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實現由投資主導向消費主導的轉變,關鍵在于從國富優先的發展導向轉向民富優先的導向。
遲福林認為,改變政府主導型方式,涉及結構性矛盾和結構性改革,需要中國的智庫進行獨立、客觀的研究。他提出,中國的轉型與發展,需要大力地發展具有國際性視野、戰略性思維、獨立研究的智庫。今年也是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他表示,將努力建設成中國改革的智庫。(本文來源:《新世紀》-財新網 作者:陳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