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中國要求調查并裁決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 外企是導致順差的主因 -糧價全年漲幅或超5% 資源價改二季度是時機 4月不加息成共識 -土地出讓管理違規觸目驚心 變相減免接近20億 地價漲幅趨緩 -證監會首嘗"推論認定"內幕交易 融資上演三級跳 總量逼近兩億 -全球約680萬人因冰島火山噴發受困機場 數百中國旅客滯留歐洲 -樓市調控三箭齊發 投資客"多拋快跑" 京滬深樓市供求一夜逆轉 -央行披露一季度貸款投向 房貸增44% 銀監會:嚴限炒房投機購房 -上海世博會試運行首日迎20萬游客/組圖 21日停止文化演出活動 -廣東試點人體器官捐獻 須自愿無償 廣州擬試點開征光污染排污費 -中石化"汽油門"影響上萬輛汽車 損失超千萬 業內稱添加劑超標
首頁>>貿易發展
海關總署署長:外企是導致順差的主因和主要受益者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4 月 21 日 
關鍵詞: 貿易順差 海關 外企 外商直接投資 外貿 外商投資 投資回報 經濟 投資環境 加工貿易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金融危機期間我國不斷擴大進口 為全球做出重要貢獻

(一)2009年以來我國努力擴大進口,貿易順差持續減少。

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果斷推出了保增長、擴內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促進了國內投資和消費的增長,也努力擴大進口。自2009年6月份起,我國實際進口物量開始增長,當月同比增長了3.7%,到目前已經連續增長了11個月,最高的月份增長了63 .5%。2009年11月份我國進口值實現恢復性增長,12月份單月進口值更創下112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2009年全年在進口價格下跌12.7%的情況下,進口物量逆勢增長1.7%。

由于進口逆勢增長,我國貿易順差開始縮減,全年貿易順差規模同比減少34.2%,是2004年以來我國年度貿易順差首次下降。尤其是2009年10月份以后,我國貿易順差規模逐月遞減。

(二)我國外貿進口有力拉動全球出口復蘇,增強世界經濟企穩回升的信心。

全球貿易信息系統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取代德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已公布2009全年外貿數據的71個主要貿易國(地區)中,有59個國家(地區)的出口對我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增強,其中德國等33個國家(地區)對我國出口逆勢增長,美國、日本等26個國家(地區)對我國出口降幅遠遠小于其出口總體降幅。2009年,歐盟、美國和日本總體出口分別下降20.6%、17.9%和25.8%,但對我國 出 口 僅 下 降1 .5 %、0 .2 %和12 .3%,我國在抑制其出口快速下滑中作用明顯,歐盟、美國和日本三大經濟體對我市場的依賴程度分別為7 .4%、6.6%和18.9%,較2008年分別大幅提升1.4、1.2和2.9個百分點。

同時,我國進口強勁增長,帶動原材料價格止跌回升,增強全球經濟發展信心。

2009年3月,正是國際市場價格暴跌之時,我國進口價格已經開始止跌回升,環比上漲2.7%,其后進口價格指數連續12個月環比逐月走高。同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C R B指數)從2009年3月的200點,一路震蕩上行,至2010年1月初漲至293.8點。價格的止跌回升,穩定了國際市場持續好轉的預期,在關鍵時期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寶貴的信心。給生產者強烈的恢復生產的信號,給消費者敢于消費的信心。世界主要經濟體歐美日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 I)在去年3月份時都只有30多,到5月份恢復到40多,到11月份,全都恢復到50多,處于生產擴張狀態。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都自去年4月份開始震蕩走高。

我國努力轉變發展方式 進出口逐漸走向平衡

(一)我國政府并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將促使我外貿進出口發展趨于基本平衡。

國際上通常認為,貿易差額與當年貿易總額的比值在10%以內,則對外貿易處于基本平衡狀態。2006-2008年,我國外貿順差曾略微超過10%的“警戒線”。國際金融危機以來,2009年我國貿易順差與貿易總額的比值已收斂至8 .9%, 今 年 前2個 月 則 進 一 步 降 至5 .6%,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態勢有所鞏固。與此同時,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從2006年的67%大幅降低到45%,其中出口依存度從37.1%降至24.5%。

目前,我國正致力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致力于對外貿易的基本平衡,并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

從出口來看,我國出口在實現恢復性增長之后繼續擴張難度很大。首先,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尚未消除,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并不穩固,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消費能力的削弱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使消費需求難以較快恢復;其次,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肆虐蔓延,我國連續第15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年內先后有20個國家(地區)對華啟動116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金額高達127億美元;第三,大宗商品價格恢復到高位,我國提高工人的工資標準和加大勞動者權益保護力度,導致出口產品成本增加。

從進口來看,我國進口將保持旺盛增長。首先,隨著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步伐的不斷加快,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將取代外需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今年我國經濟增長將在8%左右,對重要資源能源、基礎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費品、高科技產品的進口需求仍將延續快速增長勢頭;其次,國際市場原油、鐵礦砂等大宗產品進入價格恢復通道,截至今年2月,我國初級產品進口價格水平已連續3個月呈現 2位數上漲,且漲幅逐月升高,必將繼續促進進口值的快速增加;第三,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實現基本平衡的國策,也將使我國加大自主進口的力度,擴大從主要順差國的進口。

因此,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結構,仍將形成貿易順差,但隨著進口需求高于出口,貿易順差規模將繼續減少,對外貿易發展趨于基本平衡。

(二)我國外貿穩定平衡發展,為世界經濟均衡增長提供保障。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近10年來,我國經濟更深地融入全球經濟之中,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對外貿易,是維系我國與世界的橋梁,其穩定發展不僅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世界經濟均衡增長的保證。

第一,對外貿易保證了全球通過分工合作達到資源要素的最優配置。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優勢充分融合,生產出成本最小的勞動及資本密集型產品,滿足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物質需要,實現整個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優化。據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資料推算,我國制造業雇員工資僅相當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1/10-1/20,人力成本優勢明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世界工廠”,生產出大量物美價廉商品,給全球消費者帶來實惠,減緩全球通貨膨脹,提升全球購買力。摩根斯坦利一項研究表明,我國產品一年就為美國消費者節省1000億美元的開支,美國公司從我國制造的產品中獲得近600億美元利潤,占標準普爾指數所涵蓋的上市公司全年總利潤的10%以上。

第二,對外貿易保證了發達國家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實現。我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資本投資的首選或次選,即便在國際投資極為低迷的2009年,投入我國大陸的外資規模還是自8月份起連續回升,全年達到900 .3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今年前2個月,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有3163家,投入外資140 .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6%和4.9%。國外資本在華投資回報豐厚,上海的外商投資企業投入百元人工成本產出利潤240元人民幣,比平均水平高出近100元;目前在華經營的美資企業有3萬多家,美國商會對會員公司的調查表明,2008年74%的會員企業實現了盈利,利潤總額達80億美元。對外貿易實現了這種盈利的最大化,雖然我國從中只得到低廉的加工費。

第三,我國貿易進口有助于主要國家實現出口目標,促進其經濟增長。目前,我國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2009年在歐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出口市場中的排名均有上升,分別成為日本和澳大利亞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和加拿大的第三大出口市場,繼續保持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地位;此外,我國在巴西、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的出口市場中的排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不久前美國確定了5年內出口翻番的目標,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不可或缺的因素。

作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我國的出口滿足其它經濟體投資和消費的需要;作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我國的進口滿足其它經濟體擴大出口振興經濟的需要。追求進出口基本平衡的外貿戰略,以及國內旺盛的需求,必將促進我國進口強勁增長,從“世界工廠”轉化為“世界市場”,為世界創造外需,有力支撐全球經濟穩定復蘇,均衡增長。

(作者為海關總署署長)

相關鏈接

國家統計局:中國貿易順差跨國公司貢獻大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達3713億美元,同比增長25 .8%,比上年同期增加2 .7個百分點。其中順差達到233億美元。同時,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達8751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62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則表示,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自由配置資源、進行全球貿易,才是導致中國外匯增長過快的根源。

他認為,20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使得跨國公司對勞動力、資本和生產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流動和配置,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國家,而是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配置。而中國正處在轉軌階段,由于人口基數比較大,勞動力的供給也比較充裕,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吸引了大量的跨國公司到中國來辦廠,商品的出口也就相對比較便宜。

據稱,我國貿易結構里加工貿易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占50%左右,還有外商投資企業所占的比重是58.5%。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FD I)保持了每年五、六百億美元流入規模。鄭京平說,加工貿易本身就意味著順差,因為我們進來的產品,通過在中國加工以后再出去,一定是出口的價值高于進口的價值。而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留在中國本土的僅僅是有限的“加工費”,就是低廉的人員工資,而大多數利潤都是跨國公司賺取的。

2005年中國對外貿易是1019億美元的順差,而加工貿易這部分的順差就達到了1425億美元,是整個貿易順差的1 .4倍。跨國公司到中國辦企業,減少了中國對于國外商品進口的依賴,于是進口減少;跨國公司利用中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特點,在中國加工產品再出口,因此導致外貿數據上出口額在擴大。鄭京平說:“這樣一少一多,客觀上也形成了中國的貿易順差比較大,簡單地用匯率上升或者匯率下降解決不了問題。”

鄭京平表示,中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限制“兩高一資”(高消耗、高污染和資源型產品)的出口,并鼓勵一些裝備產業的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的進口。不過,他說“這當然也需要國外的貿易伙伴們予以配合,需要國外的政府給予配合”。 (據《中國青年報》)

順差是國際經濟失衡的體現

外貿順差反映了國情,是發揮人力資源等比較優勢的結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國情,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參與國際分工,是我國產生外貿順差的根本原因。

外貿順差反映了世情,是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結果。經濟全球化時代出現了國際經濟失衡,在貿易方面表現為美國、英國等國大量逆差,德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日本和中國等大量順差。由于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國際產業轉移及相應的順差轉移成為我國順差增大的主因。特別是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對我國投資增加,在亞太地區形成了以我國為加工中心、以東亞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方、以歐美為核心的技術研發方和主要市場的新產業鏈,使我國對美歐順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東亞對美歐順差。因此,我國外貿順差是國際順差向我國轉移的反映,是國際經濟失衡的體現。 (據《中國金融》)

來源: 經濟參考報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中國駁"投資環境惡化說" 稱外企享受國民待遇
溫家寶回應“谷歌”事件:讓外企享受到公民待遇
溫家寶:出口貿易60%來自外企 打擊中國并無益處
報告指出外企社會責任指數遠遠落后中資企業
外企老總來校談創業 遭遇90后大學生雷人提問
外企登陸A股:不應一哄而上 篩選優質企業是關鍵
專家:外企A股上市已無法律障礙
金融危機下外企大量裁員 中國區未來或有裁員潮
外企大裁員真相調查:對中國區員工“手下留情”
外企服務報告:部分IT公司計劃裁員5%至10%
16家外企駐華代表處假融資詐騙數千萬元
圖片新聞:
天安門廣場降半旗悼念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組圖)
上海世博園迎來首場試運行 開幕前將舉行6次(組圖)
更多 >>